超融合市场上有几个很现实的问题,传统服务器厂商、传统存储厂商、超融合软件厂商,谁会是超融合市场大的赢家呢?

既然超融合用的是标准的x86服务器,那么原来的服务器厂商岂不是顺理成章成为超融合的大厂商?比如戴尔,HPE?

从软件的角度来看,一家从软件做起的超融合服务商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呢?我们能从Nutanix的成功中学到什么呢?

如果把超融合看做是服务器业务的升级改造的话,那么等待服务器硬件或者软件渠道的超融合服务商的是什么呢?

一个有趣的现象时,有服务器业务但服务器卖的不好的超融合供应商,在超融合市场上也一样不怎样。

我们结合这一观点看看思科、HPE以及NetApp.

思科的财报数据显示UCS服务器与HyperFlex超融合在最近一季度迎来了两位数的增长。而且,据介绍,目前思科超融合用户有2400家。

HyperFlex不是思科增长的重点,而且在数据中心业务中,思科超融合营收的增速逊于UCS服务器的表现。

ef1024eb0d299ab0141b1841a1ea7f5f-480x300

Gartner2017年Q3服务器追踪报告显示,思科服务器出货量占比很低。

所以,我们能看得出来,作为基数比较低的服务商,思科所说的两位数增长的浮动空间很大,从10%到99.9%都有可能。

IDC数据则显示,2017年Q3超融合市场营收同比增长68%左右。这只能说明有部分厂商的营收有大部分提升,不能表示所有超融合企业都变得更好了。

据了解,NetApp的SolidFire的超融合产品在Q1时的表现不错,但没有透露具体数字。

超融合是服务器的强化产品吗?

如果我们把超融合仅仅看做是加强的服务器,那么硬件厂商的超融合营收就跟服务器业务有直接关系了。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戴尔在超融合市场上有主导地位。另外,超融合软件服务商的销售主要决定于其与硬件服务商、渠道合作的水平了,这能解释Nutanix的成功。

没有服务器产品线的超融合供应商在卖自家超融合系统时,将直接面对来自客户现有服务器供应商的压力,毕竟服务器本身仍旧是超融合的一大关键。

这点正是NetApp的SolidFire 超融合产品面临的尴尬。

超融合市场Nutanix和戴尔双雄争霸?

IDC的数据显示,Nutanix与戴尔控制了超融合市场84.25%的份额(戴尔部分算上了Dell XC,Dell EMC-XC以及VMWare VSAN),这让别人咋办?

61ac3ad92ab182a1f2d1e97dc0e44f76-356x300

思科不是说HyperFlex有2400家用户吗?HPE有超过6000家SimpliVity客户。占据的份额与戴尔相比差距甚远。

截止到2017年第三季度,超融合市场的总值为11.35亿美元,其中思科营收为6570万美元,HPE为5400万美元。这些数字都比较小,第四季度加入超融合市场的NetApp就不用说了。

我们有理由相信HPE得益于原有的客户基础,毕竟是全球服务器巨头之一。思科的两位数增长说明不了什么。NetApp则没有服务器业务,所以没办法让两个业务交叉销售,对NetApp来说前景不容乐观。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2023-04-24 17:38:49
市场情报 企业采购一般都去哪些平台?
看具体采购品类。一般来说,企业去平台采购的品类一般有两大类,MRO品类和行政办公品类。 <详情>
2021-11-24 14:58:55
市场情报 Gartner发布2021年超融合魔力象限 中国厂商华云数据、深信服连续三年上榜
根据Gartner的定义,超融合基础设施(HCI)软件提供了在硬件服务器上运行的单一实例的虚拟化计算、存储和网络。 <详情>
2021-10-28 13:39:53
边缘计算 深信服超融合、边缘云通过国家权威标准测试
深信服边缘云解决方案在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平台能力、应用服务能力、统一管控要求、安全要求等各方面均满足国家标准,能够在各类应用场景下为用户提供国家标准级 <详情>
2021-10-26 11:52:57
云资讯 华云数据通过国家级《信息技术 云计算 超融合系统通用技术要求》评测!
国家正面临着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深度融合的重要时期,促进云计算产业研发和示范应用被看作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详情>
2021-06-30 20:15:54
机房建设 构筑高质量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华为助力创造互联网全新体验
FusionDC通过模块化和预制化,重构数据中心架构,实现极简交付,把数据中心的建设周期从当前的18个月以上降到6个月以内,满足业务快速上线需求。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