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的推动,国内数据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大批新建的大型甚至超大型数据中心开工建设或投入使用。但是,在数据中心建设如火如荼的背后,“国内数据中心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的观点也不时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中。

据了解,其实这种论调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早在几年前,甚至更长时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这种说法。那么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根据?又是否可信呢?

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看同一座山的时候,角度不一样,高度不一样,那么看到的景色就会不一样。更何况,数据中心市场是一个极复杂的市场,我们很难从整体上对数据中心市场状况进行全面的正确的定性。因为,当我们用不同标准,从不同维度对它进行分析的时候会发现,得到的结果就会大相径庭。

笔者认为,出现这种论调的原因是,片面的看到“某些数据中心在建成之后无人问津,以至于被搁置,最后无奈被荒废。”就认为是整个市场不景气,供大于求所致。这种观点不免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出现这种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近年来,数据中心市场大量资本涌入,导致盲目建设,再加上缺少国家统一引导和调控,以至于数据中心市场出现盲目投资导致的结构性矛盾,这种结构性矛盾的直接表现就是:供给和需求不对称,有的“能吃撑”,有的却“吃不饱”。

此外,虽然各IDC企业都在宣布兴建数据中心,在宣传中也尽显自己数据中心规模大,数量多,甚至气势恢宏,但是客观来讲,这也并不能诠释数据中心市场会因大量建设导致供大于求,以至于“数据中心市场饱和”的结论。因为,虽然各个企业都在描绘自己的“雄图大略”,但是建设总要一步一步来,数据中心建设是分批分阶段进行的,实际投入使用中的数量并没有宣传的那么多。

数据中心的建设和销售情况如何?绝大部分是需求决定的,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

需求侧强力推动

网络环境是IDC产业发展的基础因素,如今国内网络普及率已经很高,IDC产业的规模也随之大幅上涨。

自从2013年8月17日,中国国务院发布了“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以来,我国宽带网络开始全面普及并逐渐提速,2016年是“宽带中国”战略优化升级阶段(2016-2020年)起始点,该阶段国内宽带网络优化和技术演进升级,宽带网络服务质量、应用水平和宽带产业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

据中国IDC圈发布的《2016-2017年中国IDC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引用的工信部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已达117个,光纤到户的用户数达到1.8亿。

四个维度击破“国内数据中心市场饱和”的传言

数据来源:飞象网

四个维度击破“国内数据中心市场饱和”的传言1

数据来源:赛迪网

据IDC行业高级分析师王若冰表示,近年来,移动4G无线网络以及智能手机的发展和普及,促使上网终端从PC端向移动端迁移。人们使用手机上网已经成为了新的网络消费与生活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幅拉大宽带需求。手机网民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网络购物,网上支付,浏览视频等一系列活动,这也催生了大量移动终端应用的产生。

据IDC圈《年度报告》引用的公开数据统计,自2014年到2016年三年间,使用移动终端上网的网民增加了1.38亿,移动互联网规模更达到了93.6亿。

四个维度击破“国内数据中心市场饱和”的传言2

2011-2018年中国整体网民及移动网民规模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四个维度击破“国内数据中心市场饱和”的传言3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2011-201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极大拉动了带宽需求,促使提供移动应用和互联网内容服务的企业加大对数据中心的需求,并且这一需求趋势未来还将继续增长。

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网络直播,游戏等行业的崛起及爆发式增长,产生了巨大的数据量,用户对访问体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存储,传输,内容分发极大程度上推动数据中心的增长。

四个维度击破“国内数据中心市场饱和”的传言4

数据中心内存储的实际数据

数据来源:互联网

IDC行业是呈现稳定趋势还是持续增长趋势与互联网行业的市场增幅有极高关联性,据IDC圈《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互联网行业继续保持为IDC市场主要面向的客户群体,占比超过50%。其中,移动互联网客户占比大,其次是网络游戏与视频及直播类客户,贡献度较2015年相比均有所提高。

在宽带网络发展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短视频及直播业务,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游戏等行业的客户数量及业务规模都在持续扩大,而这些都将是驱动IDC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供给侧支撑能力

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最先嗅到数据中心市场是否饱和的,是IT设备供应商和IDC服务商。由于当前客户种类日益细化,客户需求连年翻增,IDC服务商们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商机。为了响应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以及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竞争优势差异化,IDC服务商纷纷针对不同的客户群提供对应服务,并逐年增加数据中心的建设量级。

今年,万国数据在国内相继开展建设。北京三号数据中心,建成后面积将达4260平方米;上海五号数据中心,建成后面积将达4734平方米,以及深圳五号数据中心,建成后面积将达10000平方米。目前,万国数据在中国大陆和香港经营的数据中心超过13个,总共有5.07万平方米的空间,从第三方出租的数据中心至少有10个,约为9300平方米。

除较具规模的IDC服务商外,包括BAT在内的互联网巨头在内以及其他传统行业,均加速转型或业务拓展,一股“跨界热潮”在IDC市场持续升温。

据IDC圈《年度报告》数据显示,从2015年就有一大批传统企业跨界转型进入IDC市场。2015年3月22日,水果产业巨头朗源股份抛出一份23亿元的预案,宣布跨界电子信息产业进军IDC业务;同年4月8日,蓝鼎控股拟作价15亿元收购高升科技100%股权,公司也将由一家传统毛纺企业转型为云计算类的科技型企业;当年7月1日,主营电解铝的A股传统企业中孚实业发布公告,公司拟用35亿元投资建设河南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正式进军IDC领域;2015年8月13日,国内外氨基复合材料生产与销售的龙头企业广东榕泰发布公告,公司拟作价12亿元购买森华易腾(主营业务为IDC及其全方位的增值服务,CDN及云计算等)100%的股权。

 BAT等互联网巨头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合作热度也是有增无减。如今年4月份,腾讯开放广州一区,北京二区两个黑石专属数据中心;6月开放成都第一个数据中心,今年7月,又开放了成都第二个数据中心和广州第四个数据中心,这两个数据中心用于同城灾备。除此之外,还开放了北京二区、上海二区、上海二区(金融专区)等数个数据中心。

各种IDC行业的新老力量,共同推动IDC产业保持每年35%以上的增速持续扩大,据IDC圈《年度报告》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IDC市场规模达714.5亿,至2019年将接近1900亿。

四个维度击破“国内数据中心市场饱和”的传言5

2010-2016年中国IDC市场规模 (亿元)

四个维度击破“国内数据中心市场饱和”的传言6

2015-2018年中国IDC市场规模预测 (亿元)

区域市场需求因素

从地域维度来看,不同地域IDC行业发展的速度与规模也有很大不同。数据中心呈集群式发展,“北上广深”为主的一线城市依然是各IDC企业聚焦的主要区域。

受骨干网节点建设的影响,北京,上海,广州是中国电信、CHINANET骨干网的三大核心节点,电信骨干网核心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沈阳、南京、武汉、成都、西安等8个核心节点城市,节点城市之间为不完全网状结构,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形成三中心结构。

核心节点城市均能保证较优质的网络传输质量,对于需要快速响应的互联网企业和金融行业客户来讲,网络质量是业务节点部署标准之一。

四个维度击破“国内数据中心市场饱和”的传言7

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

IDC按地域分类情况一线城市聚焦的互联网企业数量远多于二三线城市,对IDC业务需求量大对数据中心的需求量大。除北上广深外,江苏、浙江等新一线城市对数据中心的需求增长也越来越快。

另外,数据中心本身有着一套复杂的系统,日常的运营及维护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而“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在人力资源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

受政策导向、土地资源、自然环境、能源等因素的影响,例如:贵州,宁夏,内蒙古等地区以及新疆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也出现了数据中心投资热潮。

以贵州为例,2013年被称为中国“大数据元年”,从那时开始,几乎所有世界级的互联网企业,都将业务触角延伸至大数据产业。自此,贵州开始在大数据领域一路狂奔,从最接地气的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到大数据交易中心、“云上贵州”、大数据博览会,再到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中央网信办三部门批复同意贵州建设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这个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已经悄然变成了大数据时代的同行者。“大扶贫 大数据”正是十三五期间定下的贵州大的发展战略。

要搞大数据产业就要先发展两大基础工程:数据中心和呼叫中心。数据中心大特点是高能耗,在散热,运行等方面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而电力成本占整个数据中心支出成本的50%-70%.贵州气候凉爽的自然优势得天独厚。另外,贵州的电力资源极为丰富,是西电东输的主要电源省,不但可以为数据中心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持,而且具备价格上的优势。

目前,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都将南方数据中心建在贵州。2015年,整个贵州省的服务器规模为20余万台,未来规划建设服务器规模达200万台。

“窥一斑而知全豹,观滴水可见沧海”,市场导向决定了一线城市成为IDC企业的主战场,而环境能源等优势以及政策导向给其他地区大力发展IDC产业创造了可能。

上下游产业链影响力

数据中心的上游行业主要为 IT 关键设备、软件和材料供应商。其中,IT 关键设备包括计算机设备、服务器设备、存储设备、网络设备、通讯设备等硬件,占数据中心建设总成本的比例较高;软件包括各类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材料包括各类线、管、槽等,占工程总成本的比例相对较低。

长期来看,上游行业的原材料成本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其原因在于,软硬件设备、材料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激烈,产品的可替代性强、市场供应充足,导致同质化竞争严重,这使得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议价优势。同时,IT 产品的技术更新换代较快,其价格在短时间内便会出现下降态势。

数据中心下游客户的范围较为广阔,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及客户定制化需求的差异。目前,下游行业需求除了互联网企业之外,还集中在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政府机构等单位。

这些行业用户现有的数据中心大部分是在传统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下建成的,发展到现阶段,普遍存在空间不足、布局不合理、运行效率和设备使用效率低下、能源消耗高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其业务对数据中心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这些重点行业对数据中心进行升级改造甚至重新规划建设,为数据中心建设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其中,政府建设数据中心的主要驱动力来源于电子政务协同办公、容灾与备份、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应急指挥平台等建设需求。在电信行业内,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及大型 IDC 服务商是数据中心的建设主体。在金融行业,金融机构对关键业务运行要求较高,数据中心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持续性尤为重要。

未来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

第一,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驱动着数据中心的快速增长数据中心作为 IT 应用的基础设施,是云计算技术与大数据服务的关键支撑平台。云服务商的业务量快速增长产生了大量的互联网数据中心需求,另外,大数据应用者需要由服务商提供大数据服务、解决方案、数据资源等,这离不开数据中心的硬件支持,如今,我国正在构建的物联网工程,智慧城市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都离不开数据中心这一基础设施。

第二,规模上将往大型或超大型数据中心方面发展一方面,快速增长的信息消费需求将持续推动运营商、大型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巨头新建大型数据中心;另一方面,云计算等技术的普及将推动数据中心集中化和大型化。除此之外,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持续推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也是数据中心大型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第三,数据中心将更加绿色节能上文我们也提到,数据中心自身面临大的问题就是:高能耗。这样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一是数据中心耗电量较大,建造成本过高;二是机房内温度过高,可能会影响计算设备的稳定运行;三是数据中心的供电和散热不足,会影响 IT 基础设施的扩展。因此,高能耗成为了制约数据中心发展的一大瓶颈。

我国数据中心发展迅猛,年耗电量超过全社会用电量的 1.5%,其中大多数数据中心的PUE仍普遍大于2.2,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节能潜力巨大。为此,我国一方面通过政策指导来降低新建数据中心的 PUE 值,并以试点方式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力图确立绿色数据中心标准和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对于已建成的数据中心,鼓励企业利用云计算、绿色节能等先进技术来进行整合、改造、升级,从而有效减少运营成本。

综上所述,我们仅仅从供给侧,需求侧,区位因素以及上下游角度分析了我国数据中心市场现如今的情况,分析之后我们不难看出,从这些角度来看,我国数据中心市场依然是“海棠依旧”,而关于网上流传的“我国数据中心投资过热,供过于求,几近饱和”这种说法也仅仅是看到某些投资数据中心失败的案例,得出的片面的结论。

不过,这种传言也在提醒着准备投资数据中心的投资方,在进入市场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和风险评估,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建设地区)遇到合适的人(客户/伙伴)才是最合适的选择。

 关联阅读:

             解读:工信部于近期发布了开展国家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的通知

             全球规模大的10个数据中心

             四家新玩家涌入 三大老牌CDN服务商换血自救

【本文由中国IDC圈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2023-10-07 09:45:00
2023-09-25 17:36:03
互联网 1—8月份,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达11417亿元
截至8月末,5G基站总数达313.8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7.5%。 <详情>
2023-09-25 14:27:47
机房建设 “信力量 新可能”走进中企通信云数据中心(上海站)暨“算力中国行”上海站 活动圆满结束
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强大ICT资源的中企通信,也得到了众多如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青睐”。 <详情>
2023-09-25 10:19:13
国内资讯 数能相融 品牌新生|合盈数据发布绿色数能品牌—GED³
伴随着产业实践的深入,合盈数据将产业融合创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总结提炼为GED³。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