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京津冀大数据基地项目正式在天津开工,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容纳约4.2万个机架的容量,成为中国电信在北方的核心汇接节点之一。

4.2万个机架 102亿 中国电信京津冀大数据基地 

中国电信京津冀大数据基地位于天津市武清区高村镇汇旺路南侧的武清高村科技创新园。项目占地面积16万㎡,规划建筑面积37万㎡,直接投资102亿元,计划2022年全部建成,届时能够提供约4.2万个机架的能力。

中国电信京津冀大数据基地_副本

中国电信京津冀大数据基地已开工(图片来源:北方网)

中国电信京津冀大数据基地是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通信工程项目之一,将按照专网进行层级清晰、架构扁平的IDC网络建设,同时直连全国骨干数据网。据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电信在北方的核心汇接节点之一,助推区域通信网络与基础设施建设发展。

中国电信天津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赵昱锋在开工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电信京津冀大数据基地是天津市重点项目工程,预计可带动京津冀地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系列上下游产业链近500亿元的投资,是积极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疫情期间,项目建设如何防疫?

此前疫情爆发,各地项目纷纷推迟开工。近期,陆续有项目复工或开工建设,如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

这些项目如何进行疫情防控的?数据中心项目怎样一手抓建设一手抓防疫情?笔者对中国电信京津冀大数据基地的防疫措施进行了一些了解,写在这里,以供参考。

据悉,该项目已有60余名项目管理及施工人员进场开展工作。首先项目部对进入工地现场时,设置了严格的检测和要求:施工人员如想进入工地,需经过区域外测温登记、区域门前扫码登记并再次测温、手部消毒、鞋底消毒4道防疫岗,严格配备口罩后才能进入工地开展工作。

中国电信京津冀大数据基地02_副本

(图片来源:北方网)

其次在人员施工组织中,项目部同样制定了两方面防控手段:

一方面结合进场人员登记信息,利用基于中国电信大数据云计算优势提供的实时疫情信息进行信息核查比对,针对务工人员来源地实行分级隔离防控机制,安排人员分期分批有序返岗;

另一方面结合工程前期的施工内容,根据工种、班组和施工作业面,采取“小班制”模式,同时注重合理安排轮岗排班,切实保障施工人员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在施工组织中疫情防控不缺位。

近期陆续有数据中心项目计划复工或已复工,施工现场人多且杂,为避免因小失大,此类疫情防控措施一定要做好。

电信京津冀大数据基地为何选在天津

4.2万个机架,102亿投资,中国电信在北方的核心汇接节点之一。如此重要的数据基地缘何花落天津?从近年来京津冀相关政策及市场发展,或可窥见一般。

过去两年间,随着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云计算、大数据、AI等技术的应用广泛落地,IDC市场规模与需求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北上广等IDC传统优势地区不约而同的收紧对数据中心的政策限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带动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的IDC产业发展和市场格局变化。

以北京为例,2018年9月,北京市政府公布《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8年版,指出“全市层面禁止新建和扩建互联网数据服务、信息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中的数据中心(PUE值在1.4以下的云计算数据中心除外);中心城区全面禁止新建和扩建数据中心。”

京津冀一体化,在北京难建新数据中心,天津与河北便成为数据中心建设的新选择。在便利的城际交通帮助下,天津到北京只需半小时,地理优势之外,更有机场及港口,交通优势同样明显。

天津市此前专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促进大数据等产业的发展。

2018年,天津市建立促进大数据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天津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同年12月,天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天津市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条例》,自2019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

该条例是天津市开展的创制性立法,共八章五十七条,包括总则、政务数据、社会数据、开发应用、保障措施、数据安全、法律责任、附则。条例的出台为天津市大数据发展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

2019年1月,天津市大数据产业联盟成立,《天津市大数据发展规划(2019—2022年)》正式出台实施。

该规划明确了至2022年天津市大数据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旨在超前布局、力争主动,营造大数据发展良好环境,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链条,加快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和挖掘应用,充分释放数据的商用、政用、民用价值,加快建设数字天津,打造大数据发展应用高地,使大数据产业成为推动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同年6月,《天津市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3年)》正式发布。

该方案提出,到2023年,天津初步形成智能科技创新能力突出、融合应用成效显现、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全国领先的发展新格局。其中“智能化基础设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现中心城区光纤网络全覆盖,第五代移动通信(5G)正式商用。建成大数据存储与超算中心相结合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实现铁路、公路、航运、电力、建筑等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

借助当前IDC产业发展的机遇,又有北京地区的“溢出”优势及政策推动,天津的IDC市场将更加火热。笔者认为,中国电信京津冀大数据基地落地天津不会是孤例,近年还将有类似的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持续花落天津。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IDC圈”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IDC圈网站及所属新媒体号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任何方式加以利用。如有转载需求,欢迎与本网联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IDC圈”或相关新媒体号名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2022-05-10 14:39:28
市场情报 SpaceDC与奥飞国际在中国正式达成合作
2022年5月10日,SpaceDC与奥飞国际正式达成合作。 <详情>
2022-05-10 11:04:40
国际资讯 微软公布 Azure 数据中心用水量及能耗测量标准:亚太地区更需要水冷式冷水机组
众所周知,范围 3 排放(即公司整体价值链所产生的碳排放总量)是最难控制和减少的,因为我们通常只能影响其变化。 <详情>
2022-04-07 08:39:21
运营商 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刘桂清 解读算力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数字时代到来中国电信将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技术和人才投入、加大生态投入助力赋能千行百业 <详情>
2022-03-21 09:11:20
5G资讯 李正茂:未来1-2年中国电信5G投资规模将“稳中有降”
在5G建设方面2021年,中国电信深入推进与中国联通的网络共建共享,在用5G基站数量超过69万站,5G网络覆盖至全国所有市县和部分发达乡镇,持续扩大4G网络整合与资源共享,网 <详情>
2022-02-17 09:35:33
运营商 中国移动段晓东加入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轮值主席团
中国移动是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发起成员之一,段晓东多年来带领团队积极参与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的相关工作,结合运营商业务特点及实际部署经验,在服务器、数据中心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