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0日,由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组委会主办,中国IDC圈协办的第十五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IDCC 2020)进入了第二天的议程。经过一天精彩纷呈的讨论,数千名参会人员,包括IDC企业、电信运营商、互联网、金融、政府和厂商等产业上下游领导、专家以及从业者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关注并参与了今天的论坛。

今天的主论坛主题为《重新定义IDC——未来IDC论坛》,本次论坛分为人工智能与IDC、金融科技与IDC、金融科技与IDC三大篇章,讨论未来IDC的种种发展可能。在第二篇章“金融科技与 IDC”论坛上,国家互联网数据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原中国银行数据中心副总经理杨志国带来了题为《论道金融科技、信创与IDC的关系》的精彩演讲。

国家互联网数据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原中国银行数据中心副总经理杨志国

国家互联网数据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原中国银行数据中心副总经理杨志国

杨志国:受黄超老总的邀请,有幸参加第十五届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重新定义IDC,就是我们讲互联网数据中心。在此,首先祝大会圆满成功,同时借此机会与大家一起就金融科技,信创与IDC的关系,怎么发展金融科技,大家一起交流讨论。

今天来的嘉宾有些是同行的,有些是各个大公司的,来的都是一些专家学者。交流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一起交流探讨。

金融科技、金融行业发展的历史我稍微归结一下,1.0时代到2.0时代,到3.0时代,到4.0时代,当然我们现在正是跨越到4.0时代,我们叫金融科技,这是人民银行定位的。特别是4.0时代,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区块链等一些新型技术为代表,推动着金融行业科技革命。所以金融科技的融合,实际上是伴随着它的成长过程的。我记得中国银行1986年上的第一台计算机,那是科技时代的到来,因为之前是打算盘,现在是用机器计算数据,科技已经开始了。他们说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关联关系是什么?只要银行开始进入到计算机时代,科技就伴随着银行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的进步,科技的不断进步,推动着我们在发展理念、业务模式、管理模式、服务模式的全方位变革,这是一个4.0的时代。

金融数据中心发展历史伴随着银行的不断发展变化,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知道由数据中心分散到集成的模式,中国银行当时是1014个数据中心,每个县上都有数据中心,后来是省,后来是总行,各大银行都是这样的集成趋势。

90年代到21世纪初是数据大集中的模式,不仅在国内,海外也是大集中,海外56家分行进行数据集中,它是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业务的发展,推动了大数据这样一个集中的模式。伴随着银行商业化的转型,以大数据为基础,金融科技为支撑的转型。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与不断的冲击,银行也开始利用互联网这样一个方式不断地转化银行的经营模式,所以银行开始引爆金融科技。大家知道,乌镇大会的时候马云同志说银行不改造,我们改造银行,这逼得银行进一步去发展相应的以金融科技推动的互联网金融。

原来银行都是搞三地两中心,这个概念中国银行是率先实现三地两中心的大型银行,当时在上海、北京,有生产备份。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是不是银行数据中心能满足这样业务的发展呢?不行,因为网上业务的蓬勃发展驱动银行必须改变,所以建立了多地多活云数据中心,在合肥有超过10万平米的云数据中心,在内蒙有超过20万平米的云数据中心。

金融科技对金融业的影响有哪些?特别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驱动下,金融科技也要发展,全球范围金融科技投资融资进一步增加,金融科技成为各国共同高度的新因素,新变量,引起全球金融业的新变局。

金融科技首先有助于推动金融机构的转型升级,现在各大银行都开始成立金融科技公司,不管是中农中建还是大型金融公司,进行变革。金融科技简化了供需双方的交易环节,降低了资金融通边际成本,开辟融达客户的全新途径,靠近客户侧,这是一个方向。所以我们不光是在流程再造,运营变革,核心竞争力方面,不断的推进。

还有金融发展有助于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大家知道我们现在特别大银行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国家非常重视,因为我们以前都是推动对大的国有公司,国有行业进行支持,但是随着发展,我们认为民营企业也应该得到支持,普惠金融。通过线上,通过建模,通过生物识别技术,引进第三方数据,海关数据,工商数据,税务数据等等大大提高效率,把业务覆盖面推向更多的中小企业,突破当今业务的物理局限,使普惠金融成为了现实,这是国家的方向。

新技术,新金融科技也有利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通过第三方数据接入,交叉印证,建立风险检测预测系统,提升整个风险动态感知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金融的发展史也是金融科技的发展史,特别是2011年以来,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赋予了金融科技指数级增长。大家知道现在的大银行,超大型银行,全球十大超大型银行中国占了四大,不管是盈利模式、资产规模模式、交易模式,都是在超大型银行,比如说工商银行,每天交易量达到四五亿笔。在这方面有个新的契机,中国的金融科技业务发展全球进一步领先,刚才也说到了。

我们传统的存贷汇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时代的海量客户,海量场景,海量数据高度融合,叠加算法和模型的作用,逐步演变为理财科技,信贷科技和支付科技,就是银行的贷款、存款、汇款,现在改为支付了,研究理财科技、信贷科技、支付科技,光有存款没有贷款不能生存,光有贷款没有存款不能长久,靠支付沉淀下来的资金进一步的再贷款,赚取利差,这是银行的经营模式。

一个新的契机是科技数据,金融和实体,新时代的金融科技具备了多样性的复杂性和特点,如何在技术要素和数据要素赋能的过程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的实效,促进金融科技行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保护金融科技拥护和消费者权益,是监管部门,金融科技机构和学术研究机构要持续探讨的问题,这是新的契机。

金融科技下一步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什么?金融科技是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重要手段,能带来金融赋能的效率提升。理财科技行业的发展,拓展长尾用户的财富产品,光存款不行,要帮老百姓理财,高净值客户,在座的老板都是高净值客户,是我们银行的发展对象,提升资产的配置能力,信贷科技业务的发展反映了从信用数据到数据信用的过程。

信用是非常关键的,我为什么贷款给你?支付业务的发展,促进资金流转沉淀入口的数据,沉淀下来资金再进行贷款。所以我们银行将来以后的关注点就是这三点。

讲完了金融科技了,我们讲讲信创。信创现在是比较热的,由国家工信部来主导的。什么叫信创?八个字,就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这就是信创。大家为什么谈这个问题?我有很多感触,在银行待了30多年,从事IT30多年,现在我们银行的机房里面,从硬件到软件全都是国外的,大型主机、开放平台、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95%以上是国外的,虽然我们国家这些年比较很快,硬件方面我们已经开始介入,在APP方面中国的APP做得非常牛,可以出口了,以前我们都是用国外的APP,比如说支付都是用国外的。银行在APP发展非常快,特别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研发能力非常强,每个银行研发队伍上万人,我们期待着硬件可以投入到市场中,以华为为代表,以大银行,以BAT,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新型行业企业。

我们国家基础软件太薄弱,几乎是空白,我们没有统一数据库,没有统一操作系统,没有通用的中间件。国家定了硬件加软件加适配,要兼容,这是一个方向。我们现在是迎头赶上,通过这次中美贸易战,我们信创得到进一步的推进,国家基础软件的研发进一步开始布局,这是一笔大资金,我们有上万亿资金要买人家的。如果我们在座的公司能研发基础软件,这是生财之道,这是关于信创的问题。

信创与金融科技是有很多关系的,没有信创的研发,如何去IOE啊?银行转变为无偿化的操作系统谈何容易,我们所有操作系统都基于IBM的操作系统,以色列的中间件,要研发出来谈何容易啊,十年功夫到二十年功夫要转化过来,投资资金上百亿,不简单。所以信创跟我们金融科技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国家金融科技要发展,离不开信创的大力支持,这是个方向。

金融科技发展呈现三个趋势:突破创新、融合共赢、鼓励创新。我们跟信创结合起来,突破创新、融合共赢,同时要从监管的态度,密切关注到鼓励创新。国产化我们有一个稳定的过程,任何产品不经过稳定,要投入到生产是会出问题的。但是大家知道这是一个难点,怎么做到合适的度?要允许我们去犯错误,允许国产化的东西有一个稳定过程,鼓励创新。话好讲,具体还是要执行。

我们金融科技重要的意义在哪些?央行发表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应用能力可控,服务能力增强,效率提升,科技不断完善,金融产业繁荣发展,风控水平明显提高,讲了这几个方面也离不开信创的支持,没有信创的支持我们的发展也是空中楼阁。

金融科技市场的预测,我国金融科技应用范围已经到了各个生活场景,鉴于金融、互联网等技术的复杂性和专业性,金融科技的内涵与外延还在演进之中,并且数字化、网络化深度跨界耦合,将改变全球金融业的生产方式,手机银行现在的替代率几乎百分之百,把网点的很多业务都替代掉了,科技奖全部赋能,要赋能金融转型。要发展理念,业务模式,管理模式,服务模式,要全方位的改革。

2018年开始,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到了400多亿,我讲的是IT解决方案,就是讲我们这些基础软件解决方案,一家银行一般都是一百多亿,增长23.6%,预测到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20.8%,到2023年,超过千亿规模,对银行来讲这是一个方向。

我们知道金融信创的难点是哪些,刚才我也说了一些底层核心技术的薄弱,我今天看了一个报道,各大互联网公司去抢优选,什么叫优选?到优选里买菜、买肉、买生活用品,发展非常迅猛。砸钱,美团砸钱,京东砸钱,砸十亿、二十亿美金,我们互联网公司不去干正事,去挤兑这些小农经济的市场,把小商贩都打得没有了,怎么活啊,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像美国一些互联网公司在研发基础领域方面发力,我们互联网公司在这方面发力不够,基础软件薄弱,银行毕竟要术业有专攻,很多东西交给BAT去研究,技术软件。整体应用困难,统一性太差,金融适配问题难解决,这是我们的难点。没有整体规划,所以发力不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系统性能无法保障,安全性有待加强,这是我们国家信创的一些痛点问题,怎么解决?金融科技要发展,没有金融信创的支持难以发展。

我觉得信创有个架构方案,信创的分布式应用+数据库的案例,腾讯、阿里都推出了自己的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操作系统开始发力了,但是要解决统一性问题。BAT跟银行的交易模式不一样,BAT的交易模式是资金交易,银行的交易是逻辑交易,牵扯面很广,所以通用软件问题要研究。现在开始,腾讯、阿里跟银行合作,推出他们的自有产品。

信创和金融科技刚才讲了,金融业数据中心发展是什么趋势?未来银行和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是不一样的,中国银行开始发展多核数据中心,没有所谓的灾备,我在国外考察多少年之后都是看到的多核数据中心。为了适应金融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互联互通的发展,随着5G的到来,银行业务基本上百分之百要转到线上去做,线下很少了,线下是做高端客户的服务,线上业务发展以后离不开数据中心的支撑,所以我们发展了三个云数据中心,在内蒙预计有30万平米,在合肥预计有10万平米,数据中心发展以后是支持我们金融行业需要的发展的,将来银行不是两地三中心,是多地多中心的架构发展。随着业务的发展,银行的金融科技的转型非常迫切。

原来互联网来的时候,说银行会垮掉,互联网来了以后银行越活越精神,资产规模建行规模超过20万亿,工行规模超过30万亿,银行随着互联网发展也比较转达。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将来的趋势“富可敌国”,金融科技赋能数字化银行发展。

金融业务数据中心能力转变我也归结了八点:项目走向服务、稳健走向高效,被动走向主动,硬件走向软件,分工走向融合,人力走向智能,运维走向运营,成本中心走向价值创造。下次有机会具体交流。

金融科技、信创与IDC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刚才讲到了一些困难,大家看一看就行了。金融科技4.0时代数据中心面临的挑战,基于4.0应该是线上交易,随着5G到来金融科技4.0的到来,数据中心基本上都是云数据中心时代,特别以建行云为代表的金融云推向市场开始全力发力,云南省跟建设银行合作,推广建行云。推动数字中心加快转型,这是一个方向,以客户为体验目标,推动数据中心轻型化、敏捷化比较。

我也做了一些总结,也写过一些书,大家有机会去读一下,还有一些问题探讨可以加我的微信,我现在已经退休了,如果在职的话没法跟大家交流,也加不了微信。因为题目比较大,每个地方都可以讲一课,所以今天就讲到这里,讲得不好的地方再互相交流,互相探讨,谢谢。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2024-01-11 16:24:47
市场情报 权威认可!GoldenDB助力国家开发银行和国泰君安荣获2022年度金融科技发展奖
GoldenDB在金融领域已形成领先的落地深度与广度,银行业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市场占比24.4%。 <详情>
2024-01-03 15:14:51
市场情报 GoldenDB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市场排名第一!
《报告》显示,GoldenDB在银行业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占比24.4%。在核心业务覆盖的深度与广度为行业领先。 <详情>
2023-12-29 17:27:29
2023-12-08 14:12:06
市场情报 GoldenDB携手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发布《应用指南》,助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GoldenDB是基于中兴通讯在数据库领域20多年研发积累、近10年金融行业锤炼打造的一款成熟稳定商用领先的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