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脸识别、智能语音播报,到自动驾驶、工业数字孪生,看得见的智慧应用背后,是看不见的智能算力在支撑。

根据相关统计和测算,目前全国超过30个城市在建或筹建智算中心,未来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52.3%。智算中心的创新发展,将进一步为人工智能夯实“算力底座”,成为带动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智能算力需求快速扩大

AI图像识别进行安全隐患检测、大数据根据充电桩利用率和车辆类型以及充电频次进行用户画像……成都市成华区,一家“聪明”的新能源充电站给车主带来智慧高效的充电体验。

“智能算力的运用,提升公共充电设施利用率和安全运营能力,帮助解决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如充电桩一桩难求、油车占位、充电安全事故等。”四川数聚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强说,公司与成都智算中心合作,不断训练优化模型,现在充电站算法在原来的基础上解码性能提升75%以上,AI吞吐量提升10倍以上,功耗降低将近三分之二。

成都智算中心CTO刘松告诉记者,各行业各领域对智能算力的需求日趋强烈,过去成都人工智能科研和产业发展处于零散状态,开展相关工作基本需要企业或者高校团队自投自建,规模小、成本高。

“智算中心一期的AI算力达到300P FLOPS(每秒30亿亿次半精度浮点运算),相当于15万台高性能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补齐了成都乃至中西部地区人工智能算力短板。”刘松说,自2022年5月上线运营至今,成都智算中心已为55家企业、46个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科研团队提供了AI公共算力服务。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加快融入千行百业,《2022-2023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在互联网、金融、政府、电信和制造等各个行业应用渗透度较2021年明显提升,其中电信行业的人工智能渗透度从2021年的45增长到51,制造行业的人工智能渗透度从40增长到45。

随之而来的是,超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和海量数据对算力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国际数据公司(IDC)等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到268百亿亿次/秒(EFLOPS),超过通用算力规模;预计未来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52.3%。

超30城在建或筹建智算中心

随着智能算力需求快速扩大,智算中心建设也在加速进行。

1月28日,在浙江湖州,吉利星睿智算中心正式上线,将为汽车企业提供“云、数、智”一体化超级云计算平台。此前不久,宁波市首个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一期)正式上线运营,进一步满足宁波市产业、科研、社会治理等各领域的算力需求。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联合浪潮信息日前发布的《智能计算中心创新发展指南》(下称《指南》),目前全国超过30个城市在建或筹建智算中心。

“智能计算让社会加速进入智慧时代,所占据的算力资源将主要由智算中心承载。”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表示,智算中心是采用领先的人工智能计算架构,提供人工智能应用所需算力服务、数据服务和算法服务的公共算力新型基础设施,在推进AI产业化、赋能产业AI化、促进产业集群化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

近年来,无论是政策引导、布局优化,还是产业体系健全,我国形成了智算中心建设和应用良好的生态循环。

2017年出台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建立人工智能超级计算中心”。此后《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多项政策围绕“加快高性能、智能计算中心部署”“打造智能算力、通用算法和开发平台一体化的新型智能基础设施”等作出具体部署。

“特别是随着‘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实施,智算中心建设也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单志广说,随着我国智算中心布局的持续优化与完善以及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不断创新和解锁,智算中心的赋能作用将被进一步激发。

有望带动AI产业实现倍增

值得一提的是,智算中心创新发展有望带动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倍速增长,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当前不少地方正大力发展人工智能、芯片、自动驾驶、元宇宙等创新驱动型产业,这些创新产业发展需要大规模智能算力支持。”单志广说,智算中心能够提供大规模数据处理和高性能智能计算支撑,将经济、社会、产业中各种模型和经验“固化”下来,形成新的生产力。

据《指南》测算,“十四五”期间,在智算中心实现80%应用水平的情况下,城市对智算中心的投资可带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增长2.9至3.4倍,带动相关产业增长36至42倍。

与此同时,从AIGC技术生成AI写作、AI绘画等多种模态的数字作品,到以元宇宙代表的新兴场景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再到人工智能给基础研究带来全新的研究手段,承载人工智能计算的智算中心正在为各类技术创新提供支撑。

《指南》预计,“十四五”期间,在智算中心实现80%应用水平的情况下,城市/地区在智算中心建设投入的增长量对创新产出的贡献率为14%至17%。

“AI新基建为人工智能的高水平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表示,数据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AI软件基础设施作为AI新基建的核心要素不断释放效能,降低AI开发和应用门槛,致力于让人工智能成为水、电一样触手可得的普惠资源,推动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价值释放。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2022-12-21 09:22:06
国内资讯 中国移动研究院发布《新一代智算中心网络技术白皮书》,引领数据中心产业发展
“算为中心,网为根基”,网络贯穿算力的生产,传输和消费全流程,一张具有超大带宽、超低时延、海量联接、多业务承载的高品质网络是关键。 <详情>
2022-11-07 10:13:27
机房建设 湖南首个!长沙5A级智算中心揭牌上线
目前,长沙5A级智算中心基于“1+N”平台的建设模式,已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构建了面向千行百业的算力服务平台、算法创新平台、生态汇聚平台、科研协作平台、人才 <详情>
2022-09-06 14:15:00
新闻动态 国家信息中心与燧原科技等联合发布《“东数西算”战略下绿色智算中心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以智算中心为算力底座,在我国东西部地区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的算力协同合作,将是我国推动“东数西算”工程落地的重要场景之一。 <详情>
2022-04-01 15:35:18
国内资讯 浪潮信息刘军:智算中心是东数西算“提质量、调结构”的体现
以智算中心为代表的基础设施会在”东数西算”以及数字经济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详情>
2022-03-18 10:25:41
国内资讯 全球算力竞争日趋白热化 智算中心成未来数据中心演进方向
张东表示,数据中心未来的演进形态是智算中心,而智算中心必须具备三个特点,即开放标准、集约高效、普适普惠。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