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前IDC/ISP业务经营许可证申请和变更有哪些必须了解的政策性文件?

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2)《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3)《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

(4)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协议;

(5)《关于重新调整<电信业务分类目录>的通告》(信部电[2003]73号);

(6)《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

(7)《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和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市场准入工作的通告》;

(8)《关于进一步规范因特网数据中心(IDC)业务和因特网接入服务(ISP)业务市场准入工作的实施方案》

也可以登录中国通信咨询网(www.chinacc.com.cn)进行查询。

2.  IDC/ISP业务是否可受理?哪里可看到通知?

答:IDC/ISP业务已于2012年12月1日起恢复受理。

方式一: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网站(www.miit.gov.cn),首页→公告公示→分类查询,查询的关键字为:通告+2012+11,即可看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和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市场准入工作的通告》;

方式二:登录中国通信咨询网(www.chinacc.com.cn),首页最新公告→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和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市场准入工作的通告,或者首页点击许可证管理→公告栏→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和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市场准入工作的通告。

方式三:登录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https://tsm.miit.gov.cn),首页->通知公告->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和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市场准入工作的通告。

3.  IDC/ISP业务是否所有省份均可受理?申请部颁证和省颁证分别如何提交?

答: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跨地区的IDC/ISP业务均已于2012年12月1日起恢复受理,部颁证和省颁证都是通过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https://tsm.miit.gov.cn)提交申请材料。

注:申请上海、江苏、吉林三省IDC/ISP业务的企业,通过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https://tsm.miit.gov.cn)提交系统评测申请材料,其他材料在对应省的许可管理系统提交。

4.  IDC/ISP许可证申请的统一咨询窗口在哪里?

答: 跨地区IDC/ISP许可证申请的相关问题可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进行咨询:电话:010-62304694,网址:http://www.chinacc.com.cnhttps://tsm.miit.gov.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2号综合受理厅。

省内IDC/ISP许可证申请的相关问题咨询各省通信管理局,咨询电话见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系统首页(https://tsm.miit.gov.cn)下方“服务提示”中的“咨询电话”

5.  IDC/ISP业务申请流程是什么?

答:为方便企业,使申请企业尽可能符合许可证审批要求,申请企业在登录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https://tsm.miit.gov.cn)后要首先详细阅读“申请企业资质确认须知”内容,确认是否符合IDC/ISP资质要求。

在确认“申请企业资质确认须知”内容后,进入技术评测环节。评测的时间不计入行政许可要求的60天内。申请企业的技术评测申请可以逐项提交,也可以一次性全部提交,各项评测分别按顺序排队进行。若某项评测未通过,申请者待修改完善后,可再次提出评测申请并重新排队。评测结果可在系统中查询。

技术评测全部通过后,申请企业可根据需要选择“跨地区申请”或“省内申请”,并提交IDC或ISP业务的申请材料。其中跨地区IDC或ISP的许可证受理及审批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省内IDC或ISP的许可证受理及审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通信管理局负责。

6.  IDC/ISP业务申请需要公司具备哪些资质条件?

答:(1)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公司;

(2)申请在全国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经营IDC或ISP业务的企业,实收资本最低限额为1000万元,其中货币资本不低于实收资本的30%.申请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IDC或ISP业务的企业,实收资本最低限额为100万元,其中货币资本不低于实收资本的30%;

(3)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相关技术方案;

(4)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

(5)有必要的场地、设施;

(6)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

(7)企业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

(8)承载IDC/ISP业务的系统和机房要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定评测机构的技术评测并取得评测报告;

(9)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10)符合CEPA协议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可以申请IDC/ISP业务经营许可,其中香港或澳门资本比例总计不得超过50%.

7.  外商投资企业目前是否可以申请IDC/ISP业务?

答:外商投资企业可以申请IDC/ISP业务,但仅限向港澳资本开放(依据CEPA协议),且外资比例不超过50%.外商投资企业申请IDC/ISP业务需先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批准的《外商投资经营性电信业务审定意见书》和商务部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8.  提交IDC/ISP申请材料出现问题时向哪里咨询?

答:(1)政策及受理咨询电话:010-62304694;

(2)网站备案管理系统和接入资源管理平台评测咨询电话:010-62302407、62302460、62302554;

(3)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评测咨询电话:010-62300268;

(4)机房运行安全系统评测咨询电话:010-62303017;

(5)跨地区许可审批咨询电话:010-62304691;省内许可审批咨询电话见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https://tsm.miit.gov.cn)首页下方的“服务提示”->联系方式,对应每个省的许可审批咨询服务电话。

9.  怎么界定IDC/ISP的业务覆盖范围?

答:(1)申请经营IDC业务的企业应根据其机房所在地申请业务许可证:如机房位于某一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内,应向当地通信管理局申请省内经营许可证,其用户可以位于他省;如果机房位于一个以上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应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交跨地区经营许可证申请。IDC业务只能以城市为单位申请。

(2)申请经营ISP业务的企业根据其业务用户覆盖范围申请业务许可证:仅在某一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内提供因特网接入服务的,应向当地通信管理局提交申请;在多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提供因特网接入服务的,应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交申请。ISP业务可以以省为单位申请,也可以以城市为单位申请。

10. IDC、ISP和网络托管有什么区别?

答:(1)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IDC):属于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是指利用相应的机房设施,以外包出租的方式为用户的服务器等因特网或其他网络的相关设备提供放置、代理维护、系统配置及管理服务,以及提供数据库系统或服务器等设备的出租及其存储空间的出租、通信线路和出口带宽的代理租用和其它应用服务。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经营者必须提供机房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并提供安全保障措施。

(2)因特网接入服务(ISP):属于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是指利用接入服务器和相应的软硬件资源建立业务节点,并利用公用电信基础设施将业务节点与因特网骨干网相连接,为各类用户提供接入因特网的服务。用户可以利用公用电话网或其它接入手段连接到其业务节点,并通过该节点接入因特网。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主要有两种应用,一是为因特网信息服务业务(ICP)经营者等利用因特网从事信息内容提供、网上交易、在线应用等提供接入因特网的服务;二是为普通上网用户等需要上网获得相关服务的用户提供接入因特网的服务。

IDC、ISP业务经营者须严格遵守《电信业务分类目录》(信部电[2003]73号)的要求,不得超范围经营,ISP业务经营者不得提供虚拟主机业务。

(3)网络托管业务:属于第二类基础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是指受用户委托,代管用户自有或租用的国内的网络、网络元素或设备,包括为用户提供设备的放置、网络的管理、运行和维护等服务,以及为用户提供互联互通和其它网络应用的管理和维护服务。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2023-07-11 17:53:38
市场情报 中移国际与Urim IDC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合作打造领先的数据中心
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为中移国际与Urim在数据中心领域合作开启全新篇章。双方将携手打造行业领先的数据中心,为全球客户提供高品质、安全可靠的信息服务,助力区域及全球 <详情>
2022-06-17 10:14:04
数据中心节能 南方区域新型储能并网运行,对IDC行业有什么影响?
新型储能、抽水蓄能等纳入并网主体管理,首次明确独立储能电站参与电力辅助服务补偿标准 <详情>
2022-01-06 11:22:45
国内资讯 江苏新型数据中心画蓝图 三年内机架规模达70万
《意见》的印发,兼顾了产业布局、顶层设计与实际应用落地等多方面,为江苏省数据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详情>
2021-12-10 18:35:05
云资讯 IDC:2021上半年,中国整体云运营服务市场规模达129.8亿元
如何在满足运维需求增长的同时实现降本增效成为服务商关注的焦点。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