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7月23日报道:7月22日,二十四节气大暑的这一天,腾讯掌门人马化腾登上了中国首富的宝座,而当下中国最火的手机端即时通讯工具——腾讯旗下的微信却不幸“中暑”躺倒。当日上午突然出现的大面积“信功能障碍”,让近五亿微信用户的“信生活”被迫中断,不仅不用微信就手抽筋的部分“信欲亢进者”生不如死,用微信工作的广大“信工作者”也措手不及。史上规模大的微信用户集体“晕菜”的一幕就此出现。

微信“中暑”的几个小时里,有人自怨自艾:“没有微信的日子,无助,空虚,寂寞,冷!”;有人疑神疑鬼:“运营商使诈?有关部门封盘?”

有人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脆弱。”有人重新设置wifi,有人重新启动手机,有人缴话费,有人重装软件。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微博分别予以“重量级”转发、报道,引发数以万计的转发、评论,一位中央媒体评论员说,“我和我微信上的小伙伴们惊呆了,失散了……”

微信“中暑”的几个小时,暴露出来的不只是微信的不稳定,还有整个虚拟社交网络的脆弱,以及我们对这个虚拟世界日益加重的依赖。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移动互联时代,我们的“一切社会关系”似乎都在向手机终端转移,而一款即时通讯工具就可以成为我们大半个社交网络的支撑。一个不容辩解的事实是,无论是零零后还是六零后,当丢失手机,我们总是不知从哪里开始工作和生活;当关掉电话,我们常常不知如何度过属于自己的时间。

麦克卢汉,这位上世纪80年代去世的天才传播学家在信息时代到来之前预见性地提出了“媒介是人的延伸”,预言了人类社会的“都市化”——人与人的直接交往变成了非直接的、文字化的交往,也预言了电子媒介成为“吸引游客的文化幽灵”。

我们无疑正越来越深地卷入这个无所不在的媒介虚拟社会——媒介是我们的延伸,我们也正成为媒介的延伸。在这个信息已经碎片化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是不是该反思一下:当微信“中暑”,当微博“歇菜”,当电脑断电、手机断网、电话断线,我们是否还能找到连接彼此的工具?没有微信的生活,你会更快乐还是更无措?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