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1月7日报道,1月5-7日,第十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IDCC201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发展与政策论坛、数据中心联盟指导,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组委会主办,中国IDC圈承办,并受到诸多媒体的大力支持。
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作为国内云计算和数据中心领域规模大、具影响力的标志性盛会,之前已成功举办过九届,在本届大会无论是规格还是规模都"更上一层楼",引来现场人员爆满,影响力全面覆盖数据中心、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多个领域。
IBM Power Systems产品经理谷建出席本次大会并发表主题为《IBM PowerLinux推动云时代IDC基础运维变革》的精彩演讲。
IBM Power Systems产品经理谷建
以下为谷建演讲实录:
谷建:谢谢大家,很高兴有机会跟各位领导专家探讨非常热门的技术,这些新的技术如何帮助到IDC的运维,说起运维,相信每个人对运维的理解不同,这个理解不同是基于每个人管理IT设施的范围,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IT环境只有几台机器,几个存储,大家第一关心的一定不是他们占了多少空间,他们消耗了多大的电力,他们用了多少资金等等状况,因为他很小,可能用户最关心的是如何把应用系统支撑起来,但是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扩大,相信在座的各位管理了上万台服务器的量,由量变到质变的情况下,管理人员看重的点会发生变化,昨天大会,尤其是最后的讨论,各位专家从用户方和IDC方,大家看到对IDC制约最追求的因素是电力,现在随着整个IT的发展,确实现在电力是面临最严重的问题,但是另外的方面包括管理人员以及机房空间这些一定是我们运营数据中心的时候面临最主要的问题,今天我想跟大家一块分享一下IBM在这方面如何跟大家有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给大家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选择,今天的题目是IBMPowerLinux推动云时代IDC基础运维变革,Power很多用户都知道,今天有个PowerLinux的名词。
在座的各位都应该听过,OpenStack随着云计算现代基本上很成熟了,其实经历了大概五六年的发展,在2014年纽约调查报告出来,基本在云计算标准领域尘埃落地,OpenStack成为事实的云计算标准,现在讨论的,包括6日的大会上都是很多云管理软件都是基于OpenStack,在座的各位如果未来有兴趣或者想构建云计算,一定在OpenStack标准上构建,这才是整个市场的主流,在OpenStack标准上IT基础架构有什么变化,用户代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包括我和在座各位IDC的,还有更大的用户是IDC服务的最终用户,他们的未来是什么样的,就是管理服务提供商,跟我们IDC的业务非常的像,他很多是基于IDC提供的,IDC提供一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等等物理资源,他提供的更多,很多是基本上是SMP伴随着云计算发展而来,云计算可以提供IaaS,也可以提供PaaS,也可以提供SaaS,所以SMP的概念会更加广泛,用户的IT基础架构为什么会转换SMP的方式。
未来所有的IT都可能转换到云计算的形式,我们可能在讨论需不需要建云计算,其实这是一个概念,我们在实际践行中不用太纠结,因为云计算是一步一步建起来的,任何的服务,你可以不用管名字,他实质性的好处都可以应用到IT环境中,解释这么的,我们另外看一个OpenStack的标准的问题,刚才说用户有这样的需求或者方向,还必须要以技术为前提,任何这样的想象和憧憬没有技术和实际落地的东西都是虚的,如果了解OpenStack我们知道,OpenStack发展到第11个版本,它的G版本和K版本,有非常多的版本发布,G版本是2014年10月份发布,K版本是2015年5月份发布,这两个版本里有两项最重要的功能,对我们在座各位的运维,无论作为IDC还是最终用户是非常关键的两个技术,一个是Keystone联合认证,他可以把公有云和私有云的用户认证体系统一了。如果我现在有自己的IT设施,构建了一个私有云,另外又需要公有云资源,不管是IBM、亚马逊或者微软,我有不重要的应用放在公有云上,对用户来说一个管理平台看所有的资源,在以前是做不到的,有联合认证以后,可以把公有云和私有云放在一块统一管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第二个是K版本出现,K版本是正式完整发布,以前OpenStack主要是面对是虚拟机,有了这个以后,你是可以通过OpenStack管理裸机。
第二个方面是Power,IBMPower,各位如果有用过Power肯定非常了解,Power是现在整个业界有两大方向,一个是英特尔X86的服务器,另外一个是Unix服务器Power,包括惠普被甲骨文收购,代表三家IBM、HP和甲骨文,原来是专注在高端的。Power如何在整个用户IT基础架构中满足用户构建,在云环境下OpenStack成了标准,IBM是OpenStack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非常重要的赞助商,所以从Power的角度,所有的包括管理软件都全面支持OpenStack,所以我们这个名字叫PowerwithOpenStack,Power把所有的管理方面接入到OpenStack,如果外面的软件只要遵循OpenStack的标准都可以操作Power,可能大家以前认为非常高大上,非常高冷的产品,现在都通过你的软件接入进来,昨天大家可以看到他们都可以实现PowerLinux的管理,都是通过PowerWithOpenStack进行管理的。
Linux这一块是有两个方面我们重点分享,一个是KVM,刚才提到过,如果大家了解KVM,KVM整个架构是这样的,PowerKVM跟KVM架构完全一样,如果大家用过KVM,你用PowerKVM的时候使用习惯和功能是完全一样的。
第二Power是基于KVM,但是因为PowerKVM是基于Power的产品,他肯定有些支持比KVM更多,举个例子,有个分核技术,这可能是技术型比较细节,本来一台机器有一个核心,可能我的应用去用的时候就用这一个核心去做,但是很多时候如果一个核心支持非常多虚机的时候效率会下降,针对这个场景,在PowerKVM上有一个分核机器,Power一个核可以看成四个核,把一个大核切成四核,他带来的好处下面有一个展示,蓝线代表没有分核技术,红线代表有分核技术,支持负载功能越多的时候红线越高,在你的负载非常小非常多的时候可以大幅度提高机器的利用率,这个场景非常适合IDC对外提供的,我们有很多小的用户,小负载的时候这项技术就非常重要。下一页是对Docker的支持,大家知道现在最火的,Linux是一直大平台,第二是OpenStack,第三是Docker,Docker现在跟微服务结合起来,微服务跟淘宝京东小的交易服务连接,他把一个小服务分装成一个包,需要一个小的运行环境,这个容器技术正好适合了这个场景,这是Docker非常重要的原因,Power和Docker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PowerLinux是整个对Docker实现非常完整的支持。
PowerLinux是什么样的产品,我这个地方给了一个例子,PowerLinux包含了几个线,有专门跑Linux的,我这边提到PowerLinuxLC系列,是可能跟大家最接触的产品,这个产品是挑战新技术的奠基者。因为这个产品目标市场是传统X86的市场,他跑的系统是Linux,他的价格和架构设计跟完全匹配的,X86里来的。这个产品基于什么,大家有没有听过OpenPower联盟,这个联盟最早由IBM,谷歌,台安等这几家核心公司为Power处理器创建的联盟,现在中国很多公司加入了这个联盟,最核心的是苏州,IBM把Power最核心的技术,处理器技术他开放给了合作伙伴,他是其中一个,拿到这个处理器的授权,很快大家看到,完全国产的Power处理器不是IBM产的,中国产的处理器,基于整个联盟的生态环境开发出来整个OpenPower的产品它有几个特点,用的是工业标准化固件,里面的内存硬盘都是工业标准化,以前的Power是完全独用的,市场上直接买过来的内存插上去是不能用的,第二配置方式非常灵活,如果X86配置方式随便拿几个往上插就可以了,对于PowerLinuxLC是同样的配置方式。
最后是跟大家分享一下IBMSoftLayer提供裸机部署服务,为什么放在最后?他是一个实例,SoftLayec是非常大的全球化的IDC与服务中心,他从2010年开始提供基于Power8裸机的资源服务,他的产品812LC,基于Power8的,这个大家可以参照Power8的SoftLayer整个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