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来说,如果没有超募资金的并购重组,它们的可持续成长性其实是大有疑问的。上市半年就宣布停牌重组的启明星辰就是典型的一例。

启明星辰一上市就预亏。预亏的理由其实是“季节性亏损”的老毛病。近几年,启明星辰一季报、半年报甚至三季报都出现过较大亏损,不过,一到年底总能“一阳遮几阴”。公司自己解释说收入主要在第四季度实现,是行业特征使然。但有关数据显示,2007年至2009年该公司所获得的增值税退税金额、所得税优惠金额、非经常性损益净额三项累计金额,占同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高达51.16%、56.98%和68.65%,这让人对其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不能不心存疑虑。

启明星辰实际募资净额高达5.89亿元,超募资金高达3.19亿元。除公司已先后披露用6000万元超募资金提前偿还了银行借款,用5800万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外,还有逾2亿元的富裕资金可大展宏图。如果公司此次的停牌确系图谋行业并购重组,无疑将大幅提升公司未来的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

启明星辰其实并不是第一家产生外延扩张式并购重组需要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早在大约数月前,蓝色光标就曾停牌公告过一项据称“交易框架及主要交易条款已达成一致”的重大资产收购项目。蓝色光标重大资产重组的突然中止不无蹊跷。蹊跷的并不是公告发布仅三天就突然变脸,蹊跷的是,当时有报道称,这次重大资产重组的突然中止,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非后续公告所称之“无法就交易的最终交易条款达成一致”,而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到目前为止还不允许重大资产重组。对于这种说法,笔者曾发表评论文章提出了强烈的质疑。

Wind统计显示,去年前三季度134家创业板公司(剔除7家不可比公司)实现净利润累计约67亿元,同比增长30%左右,但这个增速不仅低于主板上市公司43%左右的增幅,而且也低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增幅。事实上,惊世骇俗的92%高新技术企业率不仅不足以构成对创业板高成长性的有力支持,相反,由于它掺入了某些造假包装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它在发行定价上对成长性的过多透支。就此而言,一些创业板公司在上市以后的一段时间出现业绩不升反降的现象,是毫不奇怪的。从长远来看,创新才是创业板的生命。

当然要加快构建创业板上市公司直接退市制度。有鉴于以往主板市场退市过程中借壳上市式的资产重组大行其道,题材炒作、内幕交易屡禁不绝的教训,为了防止绩差公司以借壳资源重组的名义规避退市,扭曲二级市场的定价机制和资源配置功能,扰乱市场正常的估值标准和投资理念,创业板退市制度实行直接退市、快速退市,不再实行长时间的退市风险警示制度,不再强制退到下一层次市场挂牌继续交易,杜绝借壳炒作,确实是非常必要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创业板可以因噎废食,连有利于盘活存量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创新战略、突破成长瓶颈的并购重组也不要了。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借壳重组与退市机制的关系,就简单地说直接退市制度的推出意味着创业板“不搞重组”,甚至还主张“限制中小盘股的重组”,显然是不恰当的。

资产重组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并购重组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来说,不仅是超募资金募尽其用的现实需要,实现外延式扩张和发展的迫切需,更是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并购重组才是创业板可持续成长性的真正的启明星辰。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