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业是无污染、低能耗、高就业的知识生产型战略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在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成为促进两化融合的重要支撑和培育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抓手。"十一五"期间,我国软件产业政策环境不断改善,规模迅速壮大,无论是产值、从业人员数量、企业数量、企业规模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发展硕果累累。

2010年,中国软件市场规模达到1157.16亿元,同比增长16.5%.从产品结构和竞争结构看,在基础软件领域,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开发工具上,跨国公司仍就处于强势地位,但是本土厂商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已经开始在这一领域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市场。在中间件和信息安全系统方面,市场相对集中,数十家大型厂商形成的竞争相对需求的增长来说还不是很激烈。在应用软件领域,行业应用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市场竞争结构趋于稳定,兼并重组逐渐开始出现。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11,01

图1  2010年中国软件市场产品结构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站在未来的5年的起点,我们发现,软件市场正在悄然发生一次重大的变革。无论是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的新兴市场,还是国内需求启动,四六级市场下潜带来的范围拓展,抑或是国外跨国巨头纷纷将中国作为未来市场增长的重点所带来的竞争压力。所有IT厂商们走到了一个重要的门槛,需要认真思考与布局未来的业务走向和商业模式,敏锐的捕捉市场发展的先机,通过尽早的规划和抢位发展为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争取一个更好的位势。赛迪顾问认为,可以从以下5个角度着手,提升综合竞争实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应对用户对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的需求趋势,逐步实现业务多元化

近几年来软件产业中不断上演的并购事件使Oracle、IBM等企业的业务越来越综合化,产品线越来越丰富,从而也增强了综合性企业面对新兴企业的竞争力。很多专业领域软件厂商已经被类似Oracle、IBM这样的综合性大型厂商收购或面临被收购的命运。综合性厂商通过并购重组,不断扩充产品线,提供更加综合集成的整体解决方案,一方面增强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与客户业务实现更深层次的绑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则来自于客户需求的变化,客户采用IT技术产品及信息技术服务的目的正从部门级的效率提升转变为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而厂商通过并购可以更加快速的深入客户的业务战略,抓住市场时机。

我国各个行业企业的信息化历程基本上经历了硬件应用、基础软件和工具类软件应用、部门级软件应用、专业系统应用一直到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建设阶段。从软件系统应用上,解决系统间互联互通难题、提高IT资源使用效率的系统整合,以及建立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成为目前企业深化业务管理的需求趋势。用户信息化特点及需求的这种变化趋势要求软件及信息服务企业的组织形式及业务策略随之转变,企业走向更加综合、产品更加集成、信息技术服务更加多元化。

2、应对软件服务化趋势,积极向服务转型

随着宽带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将更多的工作、学习、生活转移到互联网上来进行,通过网络来使用软件和服务。各软件和网络公司也顺应这一潮流,业务双向融合,推出了各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应用模式和服务模式,这些新业务模式大多依赖于远程服务器,用户只需订阅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功能和服务。随着SaaS、云计算等应用的拓展,未来,传统软件企业的商业模式尤其是盈利模式将发生巨大改变,由销售产品许可转向销售服务。

软件与互联网融合的趋势催生了一批新型的服务企业,传统软件厂商微软、Oracle、IBM、SAP等也已推出同类服务,与以Salesforce为首的专业SaaS服务提供商同台竞技。中国软件厂商也必然要顺应这一趋势,调整产品和市场策略,加快向服务转型速度。

3、国产软件的发展必须着眼于构建自主、完善的软件产业链

我国软件产业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构建我国自主的软件产业链方面仍需进一步强化。从目前来看,我国在软件产业各个领域都活跃着大量国产软件厂商和国内服务商,但是在基础软件领域竞争力还很弱。当前我国基础软件的自主设计和实现技术尚不能适应信息化建设的紧迫需求。必须坚持构建我国自主的软件产业链,完善软件产业自主创新体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实施"核高基"重大专项,提高基础软件创新能力,增强产业自主发展能力;务实推进国产关键软件应用试点示范,提高国产关键软件的应用水平,增强对信息安全的保障能力。

在不同的产品领域,国产软件在与国外软件的竞争中基本处于劣势,除在管理软件具备一定竞争优势外,其他产品国外软件都占有市场垄断的优势。当然国外软件这种优势正在降低,国产软件的产品和技术正在快速提高,政府采购也对国产软件给予实质性的支持,这些有利因素将会大大提高国产软件的竞争力。但由于新生的国产软件,很难在短时间内与国外软件的技术实力、应用积累等方面进行平等竞争,因此通过专业化分工、集中投入做强、再通过跨产品领域合作,形成竞争合力是最佳的竞争发展策略。经过近几年的市场竞争,合作已成为国内软件厂商的共识,相信下一步国内软件厂商将在不同产品之间、乃至跨产品领域间实现更多的联盟、合作,增强整体竞争力,从而在竞争中共同获益。

4、积极关注并参与标准制定,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全球信息社会的建设进程加快,使得社会各个方面对信息技术及信息产品的需求巨增,标准成为业界关注的核心,掌握标准往往就意味着掌握市场,所以各厂商都在积极使自己在制定信息技术标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将知识产权和标准有机结合、互相支持,是企业谋取利益大化的制胜法宝。例如,微软就是凭借其在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领域的事实标准主导者地位,形成行业垄断,获取高额市场利润。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IT市场垄断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尤其在基础软件领域,市场被少数几家软件巨头所占据,已形成寡头垄断。对于我国软件产业,必须积极制定我国的相关标准来主导软件产业发展,标准竞争已成为软件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目前,新技术、新概念层出不穷,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已经展开了标准的争夺,我国软件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并积极关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概念给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尤其在标准制定、应用落地等方面积极跟进,结合技术升级趋势和现实需求,抓住其中蕴含的发展良机,加强自主创新,缩小和世界知名企业之间的差距,提升企业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巩固和提升自身地位。

5、提高软件产品研发投入,加强创新能力

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很短、产品更新升级频繁、换代速度很快,软件产品高利润、高回报的主要源泉,应该来自于持续不断的创新。为保持企业持续不断的竞争能力,国外大型软件企业非常重视企业的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以及产品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如微软2009年的研发投入达到91亿美元,IBM软件的研发投入为63亿美元,思科达到52亿美元。

目前,我国软件企业普遍表现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对软件产业链上游产品的原始创新不足,研发投入水平低等现象。我国的软件企业乃至整个IT产业,普遍研发投入水平不高。相比欧美发达国家在软件研发上动辄投入几百亿美元,我国对软件的投入显得比较少。研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软件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以及我国软件产业国际化进程发展。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避免陷入同质化恶性竞争的境地,企业必须大力提高研发投入比例。

计算机及软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更新换代很快,必须积极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作为开发和应用平台,继续保持并加大研发投入,扩大研发规模,提前研究前瞻性软件技术和行业业务模式,保证公司软件产品开发保持国内领先,争取进入国际领先地位;为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公司在软件设计、编码、测试、联调、安装、试运行等各个环节均严格执行质量检查和控制制度,减少或避免软件错误或缺陷的产生;另外,要进一步加强对国家政策、行业政策的研究,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的调研,收集客户当前和未来的需求信息,提高公司新产品研发的针对性;还要加强对新兴技术的研究,例如绿色IT,智能电网相关技术等,抓住新的市场机会。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2023-04-17 17:07:00
市场情报 首届中国软件创新发展大会,格创东智倡导联合创新
4月15日,首届中国软件创新发展大会在武汉成功举办。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