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两会”正在进行时,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 CEO 杨元庆接受采访表示,他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交了多项建议,其中包括关于推进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建议。

杨元庆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明确了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勾勒出更加宏伟的蓝图。《纲要草案》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我认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举措非常符合我们现阶段的国情,恰逢其时,切中肯綮。”杨元庆表示。 他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国内大循环的“高质量”运转是基础和前提。“有了这个基础,我们才能更好地参与国际循环中去。”

首先,在需求侧,“高质量”的内循环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满足不断增长的新消费需求,激活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以国内市场的增长确保发展,引领发展。 

一方面,疫情刺激了消费升级的新需求。居家办公、远程学习、在线游戏成为“新常态”,带动了数字消费增长。人们对这些设备的性能和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新的应用场景。这些新变化由疫情触发,但将会成为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长期延续。这就要求科技企业必须通过更前沿的创新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聚焦细分市场,杨元庆代表今年带来了关于帮助“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的建议。

他建议,应鼓励企业推出更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智能终端产品。在智能应用的开发和公共服务方面,比如在线挂号、移动支付、扫码点餐、网约车出行等,也应当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和可操作性,不能“一刀切”关闭人工服务,让老年人更好地成为数字经济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实现科技致善。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新消费需求的出现,必然会对支撑前端消费、前端应用的基础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

网络基础架构、边缘计算基础架构、云基础架构都亟待升级,进而带来基础设施升级的新需求。“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投资物联网、边缘计算/云计算、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基建及技术创新,打造新产品、新内容、新应用,满足消费升级和基础设施升级的新需求,甚至创造出新需求,推动内循环需求和供给的双升级”杨元庆表示。 其次,在供给侧,“高质量”的内循环还需要通过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让“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

实体制造业是强国之基,也是实现“双循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杨元庆认为,过去“中国制造”已经形成出色的成本和效率优势。进入“十四五”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制造业还需要用智能化手段,实现提质增效,加快迈向中高端。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

杨元庆认为,加快数字经济跟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中国制造实现产业升级,离不开“新IT”基础设施的支撑和赋能作用。“这里的IT不再是传统的Information Technology,而是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他强调。 

杨元庆表示,所谓“新IT”,就是基于“端(智能物联网终端)—边(边缘计算)—云(云计算)—网(5G)—智(行业智能)”技术架构赋能各行各业,实现智能化变革所需要的技术、服务与解决方案。当“端”采集和产生的海量数据,利用大数据工具进行存储和管理,通过“边-云-网”提供的计算力,配合以人工智能的先进算法,对各行各业的机理加以学习、总结、提炼,就能让计算机对业务决策更精准、管理流程更高效,创新商业模式。 在大数据爆炸式增长的时代,只有通过“新IT”全要素协同发力,才能将数据更好地转化成生产资料,产生价值,成为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抓手。

以“新IT”赋能实体经济,实现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变革,不仅能够实现产业的提质增效,而且能让各行各业以更高质量的供给来促进消费、创造新需求,畅通国内大循环。只有把内循环的基础夯得更扎实,形成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才能更好地参与到国际循环中去。 

为此,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杨元庆带来了关于推进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建议。算力的发展离不开“边-云-网”协同发展。他建议,加强国家层面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倡导建设多元化、智能化、高效能的新型算力基础设施;推动制定以应用效能为导向的算力评价体系和评测标准,引导算力等新IT基础设施建设健康发展。

 “国家开启十四五周期,构建发展新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之时,我特别赞成把国内投资重点放在促进数字化、智能化社会建设的大方向上,这比投资传统的钢筋水泥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和内循环的形成。”杨元庆表示。 

推动新IT赋能实体经济,也离不开供应链协同和安全作为保障。杨元庆代表认为,供应链金融通过科技手段,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关联和捆绑,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等要素融合与优化,有利于企业实现协同生产,提高运转速度,提升供需匹配效率,降低成本,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因此他建议,通过完善供应链金融贸易信用保险机制,建立多层次保险市场;推动供应链金融领域应用金融科技,提高效率并防范风险;鼓励设立供应链金融领域基金等多项措施,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

“紫领工程”通过整合联想集团资源,携手合作伙伴共同培养紫领人才,共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生态圈,为新lT时代培养智能制造中坚力量。 推动新IT赋能实体经济,还离不开“紫领”人才的支持和能动性。杨元庆代表还提出了推动职业教育创新融合发展的建议。他认为,应当通过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拓宽职教学生就业渠道,适当放宽职业教育毕业生在就业环节中的限制性条件;制定兼具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标准,提高教师福利待遇;激活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等,培养更多适应智能制造体系的专项人才。

杨元庆代表认为,以高质量的内循环为基础,中国企业还应该通过全球供应链和创新链,积极参与和融入到国际循环的竞争中去。

“在供应链方面,我们的国际循环已经非常通畅。”他表示,虽然受到疫情和逆全球化的挑战,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仍然具有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帮助中国经济在疫情冲击下快速恢复增长。“未来,我们要充分发挥过去多年积累的全球化资源,更加坚定地推动全球化进程,更高效地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杨元庆表示。

在创新链方面,他认为中国企业还应潜下心来推进自主创新,提升知识产权储备,同时保持开放合作,形成自身竞争优势。例如,在高性能计算领域,联想首创了温水水冷技术,可以节约40%以上的能耗成本。凭借这一技术优势,联想不仅赢得了荷兰的订单,而且也为加拿大、西班牙等国家打造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在创新的国际循环中赢得一席之地。

此外,他认为中国企业还应努力打造具有品牌力的国际化企业,成为连接内外市场和资源的枢纽。“要把国内大循环的高质量成果扩展到国际大市场,产品、制造和品牌缺一不可。所以我们要在扎根国内大循环、深耕国内市场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吸引力,为国家构建‘双循环’格局发挥更大的作用,贡献更大的力量。”杨元庆表示。

“十四五”时期,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和意愿,意味着将更加坚定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无论是在促进国内大循环还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过程中,企业都应着眼长远,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路径,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 杨元庆代表表示,实体制造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以电子制造业为例,通过对电子终端产品和信息通讯行业的碳中和路线的推进,可以引导和带动整个产业链,甚至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的绿色改造和可持续性发展。

结合联想长期践行ESG的实践经验,他提出了关于提高企业碳中和治理能力的建议。

首先,应完善绿色低碳法规标准制定。加速在国内建立完善的碳信息平台,制定行业企业对应的标准;

第二,鼓励企业制定长期低碳发展战略和碳中和路线图。通过顶层战略和路线图的推进,推动企业在既定时间表下,利用集约化发展、绿色技术研发等途径,完成减碳和碳中和的任务,从而支持实现行业和国家层面的碳中和目标;

第三,利用大数据信息平台,推动行业企业绿色数据核查与评价;

第四,加强源头治理,带动供应链低碳绿色发展。鼓励支持制造企业在产品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内,实施绿色采购、推行生态设计、开发绿色产品、推进绿色生产、引导绿色消费,建立绿色供应链和绿色制造体系。行业重点龙头企业积极构建绿色供应链,主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节能环保改造,把绿色化融入工业发展进程,实现整个产业体系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2024-01-22 15:25:05
2024-01-19 15:41:34
国际资讯 亚马逊宣布将在五年间在日本投资150亿美元 用于扩建数据中心
此项投资将主要用于扩建该公司在日本的数据中心,并加强其在当地的业务运营。 <详情>
2024-01-09 16:53:00
市场情报 中兴通讯分布式存储+ DPU,加速数据中心转型
存储技术在不断地创新、完善、加速演进,以更好地满足业务的存储需求,但同时也使得存储协议和文件系统越来越繁重。 <详情>
产业专家:应尽快推进锂电在数据中心应用的标准制定与落地
2024-09-14 17:14:12
2024智算生态发展大会成功举办 多方携手共绘智算蓝图
2024-09-13 19:12:00
Gartner发布2024年中国基础设施战略技术成熟度曲线
2024-09-10 18:00:24
自备算力?宁德时代也在建设数据中心
2024-09-09 15:24:14
“碳”索新机遇 “智”造新图景——正泰智能电气40年媒体开放日活动成功举办
2024-09-09 13:37:00
中信数字科技集团揭牌成立,布局算力网络和数字基建
2024-09-06 17:13:10
PPIO派欧云发布全新算力云产品,助力大模型推理千倍降本
2024-09-06 16:35:46
有奖调研|诚邀参与科智咨询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出海调研
2024-09-06 10:43:44
工信部十一部门:对算力基础设施实施差异化能耗、用地等政策
2024-09-05 14:21:35
首都国企开放日走进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探索AI技术于工业互联网生态下的应用新场景
2024-09-05 10:32:00
1.28亿 邢台智算中心建设项目设计-施工EPC总承包中标公示
2024-09-04 10:25:58
兰洋科技王梦骋:解决浸没式液冷使用疑虑需打造更多应用示范【数字匠人】
2024-09-04 10:20:00
绿色算力引领潮流,中卫市数据局在中国智算产业绿色科技大会上备受瞩目
2024-09-03 15:46:00
扬帆出海:算力中心企业东南亚与中东地区投资策略与指引
2024-09-02 17:08:00
中交(中卫)云数据中心绿色创新发展论坛成功举行
2024-09-02 0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