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了下一阶段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城乡统筹。积极发挥信息化为农服务作用。按照党中央及工信部的部署,尽快加强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未通电话地区农民通信从无到有的飞跃,不仅是实现宏观战略目标、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均衡城乡发展的具体措施,也是电信行业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信息社会的具体体现。

二、村通工程总体规划

中国移动(微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下,在全国范围展开了发展农村通信、推动农村通信普遍服务的划时代工程——“村村通电话工程”(简称村通工程)。村通工程从2004年1月启动,建设第一阶段任务是2005年底前实现“邮电十五规划”中“全国95%以上行政村通电话”的目标,第二阶段任务是继续实施行政村通电话项目、增加农村电话普及率并将村通工程向自然村延伸,构建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和开发应用农村适用信息资源,“十一五”末基本实现全国“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

三、“十一五”总体建设和业务情况

“十一五”期间,中国移动村通工程累计投资达到约231亿元,建设基站约3万个,解决了约6.3万个村通电话,完成任务占工信部总任务量的约52%,将我国的行政村和自然村通电话比例分别提高了约8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达到了100%和94%以上。

同时,中国移动完成了农村信息网三期工程建设,大力开发和推广“农信通”平台应用,增加和丰富业务种类和信息资源,基本实现了农民务工、农产品销售、农业技术咨询、生产生活与政策法规的信息化。目前系统容量超过2000万,实际承载西部12省及海南用户数超过1900万户,日均短信发送量为1950万条,“12582”语音热线日均呼入量为2.6万次,“www.12582.com”网站PV访问量稳居国内农业网站第一名。农村信息网已成为广大农民获取涉农信息的重要而有效的窗口,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为我国的农村信息化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针对涉农企业,通过打造农产品电子交易互联网平台,建设“商贸易”信息化应用平台,实现“企业黄页”、“进销存”、“客户关系管理”、“企业办公”四大功能,实现涉农企业的电子交易;

针对基层政府,通过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打造“新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政务易”信息化应用平台,实现“会议电话”、“信息发布”、“政务办公”、“一村一品”四大功能,方便基层政府为广大农民提供信息服务,提高基层政府办公效率;

针对普通农户,打造1258266劳务招工热线,建设劳务招工平台,方便农民工就业,打造“百事易”业务平台,采用USSD和SMS信道,以“短信”形式,实现通过定制终端和普通手机进行信息浏览和信息互动,其内容涵盖了涉农用户的生产、生活、娱乐等综合信息。

四、取得成效和典型事例

村通工程任务艰巨、工期短,施工现场自然条件恶劣,但我公司各级领导及员工,面对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用拼搏的精神、辛勤的汗水和科学的态度迅速推进工程建设,涌现出了许多感人事迹。村通工程是我公司承担的重要企业社会责任,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村通工程,将“惠农”落到实处

吉林和龙县马鹿沟林场,是一个人年均收入仅900元的“扶贫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与外界通信的主要方式是邮递信件,经常发生镇政府的会议通知送达后而会议已经结束的情况。村里有人突发疾病,还要跑到村外把医生接进来,而无法利用现代信息社会的基本通信工具。在这种落后的偏远乡村,无法及时了解外界信息,村民的日子难有起色。2010年6月背阴汀基站开通,解决了当地通信难问题,方便了村民及时了解外界信息和沟通,不在为求医而跑很长的山路,村民的生产生活得到了便利,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二)吃苦耐劳、勇于奉献,在穷山恶水描绘村通蓝图

在祖国大的林区—大兴安岭,冬天是林海雪原要抵御严寒的折磨,夏天酷暑严热要忍耐高温的煎熬、各种蚊虫的叮咬。基站建设的地方大多数是在高处或偏僻地方,在密林深处,行走艰难,不用说负重前行,就是空手行人也是非常吃力费劲的,很多地方都是“进出两难”。而村通工程工作人员经常要在茂密的森林中穿行,需要深入实地、现场勘察、选择对比,确定最理想的建站位置,以达到覆盖面广、效果好。施工阶段,施工人员再度深入其中,把建设基站的物资设备运输选定的地点。优化开通阶段,技术人员一次又一次的在恶劣环境中穿行。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一项工程,而且是没有现代机械援助,全凭两只腿和双手,我公司员工通过自己的行动,有力证明了我们坚强的意志和不怕吃苦、不畏艰难的精神,为我国村通工程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用钢铁意志,述说平凡通信人的不平凡事业

参加阿拉善盟村通工程的王师傅,在贺兰山施工时,不幸摔伤了胳膊,疼痛难忍,领导和同事都劝说其休息,保重身体。但他对“民心”工程—村通工程的热情和拥戴,让他不愿意停止片刻,他以军人的钢铁般的意志,在现场带伤坚持作业,直到任务的顺利完成,成为感召通信人为通信事业发起新的挑战的号角。在内蒙古村通工程的大决战中,像王师傅这样的人又何止他一人,正是众多默默无闻的通信人,用自己的坚强的意志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用辛勤的汗水浇铸了信号传输的高塔,圆满完成了村通工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正德厚生,臻于至善”企业核心价值观。

(四)克服困难,艰苦奋斗,圆满完成村通工程建设任务

海南的很多老区和贫困山区都地处偏远,交通条件极差,有的站点既不通路也不通电,到达施工地点需要翻山越岭,施工材料和设备均需靠人工扛背搬运才能到现场,有时在很高很陡的山头作业时,连施工、生活用水都是从山脚靠人工扛背上山。

海南琼中什仍基站就在一座远离乡镇偏远山区的山项上,为了在该地区建设通信基站,海南公司专门成立了一个20多人组成的施工队,首先由施工人员开辟了一条通往山项的临时山道。再将施工材料和设备用人工扛背搬运到施工现场。有的山道较陡,坡度仰角超过60度,施工人员只能扛背着设备,手脚并用攀爬前进。其中有一段路程还需要跨越河流,施工人员就想办法架设简易的铁索把人员、材料、设备渡河过去。

昌江洪水基站建设环境更加艰苦,站点连简易山道都无法开辟,建设工地离临时宿营点很远,施工人员扛背着施工材料和设备一天只能走一个来回,每天早上背着40多公斤重的材料和设备、带着中午的干粮出发,下午2点多到达山项施工现场,晚上才能返回到临时宿营点。有一天施工人员在晚上返回的途中遇到山洪爆发,20多人无法返回临时宿营点,只能滞留在半山坡上,他们的衣服全被淋湿透,还要忍饥挨饿,吹着夜晚寒冷的山风,第二天下山返回宿营地时,有半数人员因风寒感冒而发烧,每个人身上都有几十处被山蚂蝗叮咬的伤口。尽管条件非常艰苦,但我公司的工程人员仍然坚守工作岗位,想尽办法克服一切困难,圆满完成了村通工程建设任务。

(五)利用村通网络,架起沟通的桥梁,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陕西汉中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地区,宁强的茶叶、西乡的樱桃、留坝的西洋参、洋县的土蜂蜜、各式各样的菌类在汉中市场上随处可见,可是如何让这样好的产品有个更好的出路是摆在农民面前的一大难题。村通工程让山里的农民有了更快捷的方式了解山外面的市场,电话紧密连接起了农村与外面的世界,汉中的土特产也有了更广阔的天地,农民通过这种方便快捷的沟通手段,获得到了大量的经济信息,使得种植更加科学合理,销售更加快捷方便,为许多优质的农产品打开了销路,当地农民称村通工程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扶贫工程”。

(六)村通网络,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四川阿坝日部乡果尔桑村共计村民86户,是距马尔康县城最远的一个乡,交通、通信都不发达。在建村通基站之前,该乡村民要与外界沟通非常困难,当地老百姓有困难时不能及时有效地向政府反映。村通工程的开展,使村民们用上了手机,能够与亲人、政府沟通。当地移动公司还将藏族歌曲进行整理编辑,以无线音乐随身听为平台,彩铃、振铃为载体,使藏族同胞能够随意收听自己喜爱的歌曲,大大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七)坚持“三低”原则,服务农村市场

云南公司根据“三低”原则(低门槛、低月租、低保底)为农村客户量身定制业务产品,设计出包括神州行家园卡、农村集群网、短号等满足农民消费特点和需求产品,保证“基站建得起,手机销得出,农民用得起,作用能发挥”。

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一乡(镇)一店、一村一人(点)”的农村服务营销体系,将公司的营销服务网络延伸到村寨。同时,通过手机营业厅、物流配送、培训宣传等服务手段的综合运用,提高农村渠道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使农村客户轻松享受“足不出乡”、“足不出村”办理业务的便利。

(八)依托村通网络,服务抢险救灾

湖南公司村通工程的深度覆盖为抢险救灾工作提供了通信保障。在2008年50年一遇的雨雪灾害天气发生时,村通基站为政府部门抗冻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为灾区人民向外求助、向亲人报平安等提供了顺畅的移动通信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抗击洪涝灾害过程中,村通基站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利用短信群发,配合政府做好抗洪救灾工作;二是结合灾情提供客户关怀服务,为客户提供流动免费爱心电话及充电服务,彰显优秀企业公民形象。坚实的网络基础和快速的响应速度,为抗洪抢险提供了通信支持和保障,赢得了老百姓的高度赞扬。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