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0日,第六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大会以“构建云数据中心暨云应用创新论坛”为主题,邀电信运营商、IDC企业、设备厂商、互联网等业界同仁共同探讨云计算时代下的IDC产业机遇与责任,现在是北京互联通科技副总裁张鹏发表演讲:云计算的驱动力

主持人:感谢徐总的分享。十年前,有机会陪富士康的老板谈,富士康只做硬件,现在已经做软件等方面了,我感到非常高兴。富士康内部企业私有云组建的时候,我也有幸参加,富士康内部的私有云非常庞大了,跑得是异构性的系统跟应用架构。
接下来,我们有请北京互联通科技副总裁张鹏先生,为大家分享云计算的驱动力。
北京互联通科技副总裁张鹏:各位来宾,各位同行,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今天能够站在这里,我的印象很深刻,两年前,我们在新世纪饭店在想,我们下一年,我们的热点是什么?我记得当时是有一个提问,我毫无疑问的说是云。但是到今天,不像各位一样这么乐观,我们可以看到,到今天为止,其实中国的云的发展,我觉得还是一个起步阶段。我想跟大家分享,今天我们之所以来到这里讨论这个话题,是为了什么?驱动力是什么?为什么有一点悲观呢?刚才世纪互联的肖总讲到了,到今天为止,中国所有做云的企业,没有一家可以跟Google、苹果、ATNT、亚马逊巨舰型的公司相比,但是有侏罗纪公园一样,把大大的市场赤字下,我们在这里干什么?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了。反观今年的市场也是一样的,就是说到今天为止,中国的数字来讲,真正Public的份额,在整个市场上不会超过10%,更多的是私有云,更多的是Goverment或者Egoverment占更大的市场份额。包括混合云的份额不会超过20%,是不是我们就没有机会。
我是一个技术出身的人,更不愿意用Iaas、Paas、Saas话题去讲,Google、亚马逊等都是规模性的投入,是不是云只要有规模,就可以占领世界之巅,我觉得不是。我们看,其实云是什么,我们看到至少在微软、苹果,已经给我们勾勒很清晰的图形,说他们不单在做虚拟化,实际上抓另外一件事情,Cline,他们牢牢的抓住终端的市场。我们看到美国微软,在全美部署的忘了,以及对小小的Xbox,投入几十亿美金,构建终端网络体验应用,苹果更不用讲了。
所以我们看得很清楚,他们实际上基于Cline加上一个PlayPhone,做市场的动作。今天如果我们不能像Google这样伟大的话,我们有什么机会?我想整个云大的驱动力,不是来自于你的PUE有多低,规模有多大。我觉得,来自于两个最核心的驱动力,就是一个廉价和弹性。廉价和弹性,今天我们可能看到的挑战,其实不是说机房有一万平米,两万平米,十万平米。我觉得,那只是一个Arcitecture,真正来自于云的挑战,这里云都要用服务器,服务器都要用CPU,今天基于 X86的服务器的CPU,能耗是我们今天做云难以负担的。新的技术,ARM的架构的Server,我们至少看到,在欧洲、北美,ARM架构的Server突破核心的技术问题,解决南北朝的问题,可以解决容量的问题,功耗极大的颠覆了行业的标准。还有安卓的挑战,业界的人士都很了解。还有就是CS体系的回归,我们今天由PC时代,由个人为王的时代回到了Cline的架构,这样的上升,我想是另外一个轮回。今天利用的实际上不单是基于ARM,我们对GPU的需求,会颠覆整个行业的格局,实际上很具有启发性。就是美国一家叫Lanflans,这家公司的价值,不在乎他们有多少的机房、机柜、电力,或者是应用,他们什么都没有,但是他们做得好的一件事情,就是把API和中间件做得几近完美,超过95%以上的蓝光设备都是他们所支持的。所以他在美国,投行来看,是一个池化。未来五到十年,一定会颠覆英特尔X86的体系。
我刚刚讲了七层架构,架构当中,许总讲到一点,就是除了基础架构之外,Network的整合,除了云的IDC整合之外,什么是下一个池化。我自己看,实际上是Network池化,特别是在今天中国网络的异常复杂性,谁能够把Network池化,这种池化不是单纯的互联网,包括多种网络。什么叫多种网络?移动网络,包括2.5G、3G、4G,固定网络包括Ipv4、Ipv6,Ipv4上有不同的内容,谁将Network做池化,是下一个Netscap的必经之路。如果做完Network池化之后,还能做什么。巨舰型的企业,他们是我们很好的学习榜样了。我们互联通成立的十几年的过程中,我们虽然一直跨在通讯和网络之间,包括移动通讯、互联网和终端设备,我们提出来一个叫Communicationes  And  IT services  provider,Xbox、苹果等之所以活跃,就是牢牢控制了终端,以及终端到平台的这条路,我们希望将这项技术提供给所有的行业。
除了Communicationes,作为云的基本要素,着重讲的就是Security,不是一个单一的情况,是需要把云和现代的应用整体的看作成一个Service提供。过去三到五年当中,大家都在谈,但是并没有作为真正的服务提供给用户终端,或者用户终端不接受付费的Security.如果把Security作为必要的条件,在市场上会有巨大的空间。所以我们的互联通在这方面也做了更多的尝试。
我们希望的未来过程中,我们不单是在固网上,有一张Network,我们希望在3G、4G上,有更多的Network,连通我们的终端和平台。因为所有的用户,关心的不是你的互联网有多少个值,也不关心怎么走的,关心的是要用什么。到今天为止,更多的还是在讲IDC,PUE,讲怎么样扩建云终端。其实真正的云,我自己倒觉得,到今天为止,我们能走的短期的路,实际上是向美国的Racespace一样,把我们的云开放到走到混合云的角度上。未来,云跟传统的IDC是一个矛盾。所以我们今天如果疯狂的建云的IDC,我相信国资委四万亿投资当中,有很大比例是在这个方面,会形成下游的库存。
还有什么可以做的?移动的增值业务,是这一轮浪潮的驱动力之一。我自己更看好另外两个,IPV6以及三网合一,之前三网合一炒的很热,但是随着政策的突破以及海外的扩张,这个问题可能会很快的突破。现在包括Ipv6的应用,讲一个现实的情况,今天手机上面是没有IP地址的。我们再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的手上的手机都有IP地址,我们干什么?如果因此而带来巨大的通讯和应用的变革,他能给云带来什么?这些是我们的未来,这些是云真正的驱动力。不是说我有多少的Cash,还是有很多的Structurch.

 

北京互联通科技副总裁张鹏:各位来宾,各位同行,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今天能够站在这里,我的印象很深刻,两年前,我们在新世纪饭店在想,我们下一年,我们的热点是什么?我记得当时是有一个提问,我毫无疑问的说是云。但是到今天,不像各位一样这么乐观,我们可以看到,到今天为止,其实中国的云的发展,我觉得还是一个起步阶段。我想跟大家分享,今天我们之所以来到这里讨论这个话题,是为了什么?驱动力是什么?为什么有一点悲观呢?刚才世纪互联的肖总讲到了,到今天为止,中国所有做云的企业,没有一家可以跟Google、苹果、ATNT、亚马逊巨舰型的公司相比,但是有侏罗纪公园一样,把大大的市场吃下,我们在这里干什么?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了。反观今年的市场也是一样的,就是说到今天为止,中国的数字来讲,真正Public的份额,在整个市场上不会超过10%,更多的是私有云,更多的是Goverment或者Egoverment占更大的市场份额。包括混合云的份额不会超过20%,是不是我们就没有机会。

我是一个技术出身的人,更不愿意用Iaas、Paas、Saas话题去讲,Google、亚马逊等都是规模性的投入,是不是云只要有规模,就可以占领世界之巅,我觉得不是。我们看,其实云是什么,我们看到至少在微软、苹果,已经给我们勾勒很清晰的图形,说他们不单在做虚拟化,实际上抓另外一件事情,Cline,他们牢牢的抓住终端的市场。我们看到美国微软,在全美部署的忘了,以及对小小的Xbox,投入几十亿美金,构建终端网络体验应用,苹果更不用讲了。所以我们看得很清楚,他们实际上基于Cline加上一个PlayPhone,做市场的动作。今天如果我们不能像Google这样伟大的话,我们有什么机会?我想整个云大的驱动力,不是来自于你的PUE有多低,规模有多大。我觉得,来自于两个最核心的驱动力,就是一个廉价和弹性。廉价和弹性,今天我们可能看到的挑战,其实不是说机房有一万平米,两万平米,十万平米。我觉得,那只是一个Arcitecture,真正来自于云的挑战,这里云都要用服务器,服务器都要用CPU,今天基于 X86的服务器的CPU,能耗是我们今天做云难以负担的。新的技术,ARM的架构的Server,我们至少看到,在欧洲、北美,ARM架构的Server突破核心的技术问题,解决南北朝的问题,可以解决容量的问题,功耗极大的颠覆了行业的标准。还有安卓的挑战,业界的人士都很了解。还有就是CS体系的回归,我们今天由PC时代,由个人为王的时代回到了Cline的架构,这样的上升,我想是另外一个轮回。今天利用的实际上不单是基于ARM,我们对GPU的需求,会颠覆整个行业的格局,实际上很具有启发性。就是美国一家叫Lanflans,这家公司的价值,不在乎他们有多少的机房、机柜、电力,或者是应用,他们什么都没有,但是他们做得好的一件事情,就是把API和中间件做得几近完美,超过95%以上的蓝光设备都是他们所支持的。所以他在美国,投行来看,是一个池化。未来五到十年,一定会颠覆英特尔X86的体系。我刚刚讲了七层架构,架构当中,许总讲到一点,就是除了基础架构之外,Network的整合,除了云的IDC整合之外,什么是下一个池化。我自己看,实际上是Network池化,特别是在今天中国网络的异常复杂性,谁能够把Network池化,这种池化不是单纯的互联网,包括多种网络。什么叫多种网络?移动网络,包括2.5G、3G、4G,固定网络包括Ipv4、Ipv6,Ipv4上有不同的内容,谁将Network做池化,是下一个Netscap的必经之路。如果做完Network池化之后,还能做什么。巨舰型的企业,他们是我们很好的学习榜样了。我们互联通成立的十几年的过程中,我们虽然一直跨在通讯和网络之间,包括移动通讯、互联网和终端设备,我们提出来一个叫Communicationes  And  IT services  provider,Xbox、苹果等之所以活跃,就是牢牢控制了终端,以及终端到平台的这条路,我们希望将这项技术提供给所有的行业。除了Communicationes,作为云的基本要素,着重讲的就是Security,不是一个单一的情况,是需要把云和现代的应用整体的看作成一个Service提供。过去三到五年当中,大家都在谈,但是并没有作为真正的服务提供给用户终端,或者用户终端不接受付费的Security.如果把Security作为必要的条件,在市场上会有巨大的空间。所以我们的互联通在这方面也做了更多的尝试。我们希望的未来过程中,我们不单是在固网上,有一张Network,我们希望在3G、4G上,有更多的Network,连通我们的终端和平台。因为所有的用户,关心的不是你的互联网有多少个值,也不关心怎么走的,关心的是要用什么。到今天为止,更多的还是在讲IDC,PUE,讲怎么样扩建云终端。其实真正的云,我自己倒觉得,到今天为止,我们能走的短期的路,实际上是向美国的Racespace一样,把我们的云开放到走到混合云的角度上。未来,云跟传统的IDC是一个矛盾。所以我们今天如果疯狂的建云的IDC,我相信国资委四万亿投资当中,有很大比例是在这个方面,会形成下游的库存。还有什么可以做的?移动的增值业务,是这一轮浪潮的驱动力之一。我自己更看好另外两个,IPV6以及三网合一,之前三网合一炒的很热,但是随着政策的突破以及海外的扩张,这个问题可能会很快的突破。现在包括Ipv6的应用,讲一个现实的情况,今天手机上面是没有IP地址的。我们再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的手上的手机都有IP地址,我们干什么?如果因此而带来巨大的通讯和应用的变革,他能给云带来什么?这些是我们的未来,这些是云真正的驱动力。不是说我有多少的Cash,还是有很多的Structure.主持人:谢谢张总,从技术角度讲了一些困惑和机会,尤其是移动,每个人都有智能手机,安全、付费等都可以在终端上产生。接下来有请上海世纪互联董事长张淳先生,为我们带来的演讲题目是携手Viacloud云平台共赢云时代。上海世纪互联董事长张淳:谢谢主持人,各位来宾,大家好!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携手Viacloud云平台共赢云时代。演讲到现在,大家有可能比较累了。今天的演讲分四个部分。第一,简单介绍一下Viacloud云平台,第二,介绍我们的合作伙伴和用户,到底是谁用我们的云平台。第三,讲一下Viacloud平台的特点,从今年3月份开始正式推出,到现在每个月的增长应该是在50%以上,有的是100%,有的是60%,所以增长还是相当快的。第四分享经验和挑战,运行大规模的云平台,并不是总这么浪漫,会有很多具体的问题,我希望这些内容大家能够觉得有意思。大家觉得太无聊,也可以有以下两个选择,第一,我在演讲当中,写了几个错别字,如果你们找出来发给我们的市场部,前十个,给淘宝帐户存500块钱。第二,我们遇到一大挑战,我们起不到一个好名字,云时代太多了,我们现在只有一个英文名字,叫Viacloud.如果谁能起一个很好的中文名字,我们也会像非诚勿扰一样,送你去夏威夷。首先介绍一下Viacloud,简单来讲,是一个公有云。是基于在Iaas层面的公有云的服务。第一,通过网络自服务,第二,既然是Iaas,买的三个资源,CPU、内存、存储,硬盘还是网络存储。第三,按需使用,按需付费,不需要一开始就买很多,这就是Viacloud云平台的特点,给大家一个直观的印象。看一下我们的界面,首先登录我们的界面会选择操作系统,有Windows系统,有各种版本的Linux系统。第二个,我们也设计了一些默认的配置,从小的祥云到大的腾云,4G的CPU.如果不喜欢的话,我们也有一些动态调整,不需要关机,时刻移动,就可以调高CPU或者调低CPU,这个过程中,我们做得比较好的是,如果选择即付即用的模式,在下一个小时,就会按照新用的资源开始收费。说到这个云,肯定大家要说计费方式了。购买的时候,可以选择包月,也可以选择即付即用,大家可以看到CPU每个小时的价钱,7分钱,内存4毛钱,网络流量6毛8.这是碰到的帐单,每个小时出的帐单,每个小时用户可能正好用的是4毛钱,这是4毛钱的明细。给大家简单介绍Viacloud做什么的,再想着重介绍一下,我的主题是共赢,更多的时间是给云平台上运行的用户和合作伙伴,进行一个介绍。主要分这么几类,一个是有突发流量,比如说要发布广告的,或者马上就要发布一款新的游戏。另外,是很多创业公司,在创业初期,一开始不知道生意好不好,想从小开始慢慢做大,一步步的成长。第三,有一些异地备份的需求用户。另外也有很多软件的用户,在我们的平台上跑,还有就是大中型的客户,他们对需求、成本控制都有要求,是一个传统的外包的概念。着重介绍几个在我们平台上运行的客户,一个是MY51.com,做个性化的T恤衫,为世界超过30家的500强公司提供产品,现在是想做私有云的托管模式。这家用户,大家很熟悉了,水晶石,在2008、2012年的奥运会上做数字图象的服务,2010年的世博会上,也参与设计清明上河图,现在在我们的平台上,他们用了两百核的CPU,用来做渲染。这是一家创业公司,发展相当快,从4、5月份开始用我们的服务,日均访问量超过20000以上,是义乌外发网,他们现在使用中高端的配置,后期想用我们提供的电子商务的模板,进一步的加大规模。这是一家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的用户,叫科视数码频道制作,给四大行在内的多加银行提供黄金交易的信息。今年他们预计会在150到200台云主机,带宽要求也是200兆。另外我也想介绍一下我们核心的技术合作伙伴,珠穆朗玛的云计算支撑系统。针对他们平时常常用的资源需求,有时候不管是安全的考虑,成本的考虑,长期来讲,他们也想用私有云,或者混合云的模式。我觉得珠穆朗玛的云计算系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第三个,是不担心被他锁住,他提供了API,也提供了现代的开源软件的API.在和我们合作两年的时间里,我们也觉得他们技术很强,他们一般在理工大学出来的大学生。另外对客户和合作伙伴除了提供随需付费的资源以外,也提供另外的支持。向往上我们不仅把我们自己做的百度词的关键,对于增值性的客户,有定制化的方向,会在我们的客户中进行推广,也有分成。如果是我们关注的应用,比如说日志分析、备份上的创业企业,我们也非常愿意做一些小的投资。我觉得我们在Viacloud的云平台上,我们努力争取到的有些已经达到,有些我们积极争取。五大特点我想给大家总结一下。一个,我觉得不管传统的托管也好,虚拟主机也好,云也好。最关键的是稳定。那稳定是有一个数量的评判标准,我觉得是由SLA保证。大家知道传统的每个月不超过40分钟的宕机时间。我们想通过云的技术做到99%的可靠性。云大的障碍就是安全性,安全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流程问题,也是信任问题。我们想到的一个解决方案就是我们想成为第一家在云业务上,通过27001安全认证的公司。第三个,不管你的技术再好,你提供的价值再高,客户总是关心一个成本问题。我想在这里,我们想用我们的技术得到结构性的成本优势,这些成本的节省我们会转移给我们的客户。什么是结构性的成本优势,而不是单纯的降价,第一是虚拟化的技术。第二是集中采购的能力。第三个,是我们可以在服务器定制上我们也比一般的中小企业有更大的议价能力。第四个,我们的云操作系统是一个开放的操作系统。现在他和S3、EC2.第一季度也会发布英文版,所以我们的云有可能很快的和许总,以及和其他友商实现互通互联。为第三方的服务,不仅是提供资源,还提供市场的推广,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刚才提到的就是为创业公司的,为中大型的企业,我们也提供一些定制化的模板,为他们分析日志的增值服务。这是S3做的API英文版的,在我们网站上也可以下载应用的实例,小的应用是用我们API做上传、下载的应用,包括简单的目录管理。最后时间允许,我讲最后一部分,就是云平台运营经验或者教训的分享。其实在一年当中,我们也遇到过很多困难。大家在概念层次上都比较容易说了,真的如果做起云服务和云应用来讲还是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简单的讲IP地址不够用了怎么办,或者ICP的备案怎么办。复杂的技术上即付即用的帐单系统,我们也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每个小时给客户出一张帐单,客户是不是能够接受。第四个,我们以前常常遇到攻击,怎么样控制流量,怎么样防范攻击。所以因为时间不允许,我也不想每个问题讲现在的方案。总的来讲呼吁一下产业界的朋友,我们也可以以后共同探讨一些遇到的问题,希望我们能够共同为客户提供服务。谢谢大家。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2023-03-13 10:31:00
国内资讯 从碳足迹到竞争力 数据中心创新设计趋势前瞻
数据中心是数字经济的核心支撑,设计是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的第一步。 <详情>
2023-03-01 19:20:00
国内资讯 IDCC 2022精彩回顾!科华液冷微模块获IDC创新产品大奖!
2月27日-28日,第十七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在北京如期而至!围绕“解码可持续发展”,IDCC 2022全方位关注数据中心行业的产融协同、绿色低碳、创新科技,推动数字新基建领 <详情>
2023-02-14 09:40:00